
4月底,各大葡萄酒公司的2014年年報和2015年一季報相繼出爐。在行業弱復蘇的回暖期,各大上市酒企的報表或者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這段時間內的行業走勢。面對高端產品需求萎縮,百姓消費崛起的市場環境,各大企業在過去一年進行的一系列調整是否有了成效?各企業的營收下滑趨勢是否有所緩解?接下來的一年,各個企業又制定了怎樣的戰咯?市場又將走向何方?讓我們一同從企業報表的數據中尋找答案吧!
張裕:營收下滑有效遏制,多酒種全面發展
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2014年 | 2013年 | 本年比上年同期增長 | 2012年 | |
總營業收入 | 4,156,727,525 | 4,320,984,572 | -3.80% | 5,643,530,553 |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 977,707,711 | 1,048,185,927 | -6.72% | 1,700,928,117 |
葡萄酒營業收入 | 3,201,368,831 | 3,331,522,647 | -3.91% | 4,224,370,716 |
白蘭地營業收入 | 813,417,868 | 818,691,968 | -0.64% | 857,170,490 |
2015年一季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2014一季度 | 2014三季度 | 2015一季度 | |
營業收入 | 1,508,515,994.00 | 890,560,257.00 | 1,825,212,207.00 |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 457,522,651.00 | 160,970,139.00 | 530,248,397.00 |
2014年,受到國內葡萄酒需求增長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和高檔葡萄酒需求持續萎縮的影響,張裕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億元,較去年下降了3.80%,未能達到年初制定的力爭實現營業收入不低于46億元的目標。但是相對于上一年度同期23%的下滑,過去一年,張裕有效遏制了營收下滑趨勢。
葡萄酒和白蘭地是張裕的兩大主營業務,2014年,張裕公司銷售葡萄酒71854噸,相比2013年增長5.7%,銷售白蘭地37462噸,相比2013年減少0.67%。兩大主營業務在2014年分別實現營收3,201,368,831元和813,417,868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減-3.91%和-0.64%。報告期內,張裕公司白蘭地產品銷售較為平穩;普通干紅葡萄酒、甜葡萄酒和起泡酒銷售數量同比小幅增長;售價較高的酒莊酒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繼續不同程度下降。綜合以上因素,張裕的營業收入同比小幅下降。
年報中指出,面對不利經營環境,公司在2014年繼續實施了“穩步發展中高檔葡萄酒,大力發展低檔葡萄酒、白蘭地以及自有品牌進口酒”的經營戰略,在努力促進原有中高檔葡萄酒發展的同時,將營銷資源向適應市場需求的中低檔葡萄酒、白蘭地以及自有品牌進口酒進行了適當傾斜,為遏制營業收入下滑趨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公司將實施以葡萄酒為主、多酒種全面發展的戰略;積極開拓新的消費領域和銷售模式,扭轉高檔葡萄酒銷售下滑趨勢;大力發展中檔葡萄酒和白蘭地,加大超泡酒推銷力度,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品種豐富,高性價比的產品。2015年,公司將力爭實現營業收入不低于44億元。
2015年第一季度,張裕公司的營收和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都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分別增長20.99%和15.90%,增長趨勢看好。
中國食品:酒水銷量及收入雙向增長
中國食品2014年年報主要數據(單位,幣種:百萬港元)
主要會計收入 | 2014 | 2013 | 2012 | 本年比上年同期增長 |
總收入 | 26,742 | 26,218 | 30,878 | 2% |
酒品類業務收入 | 2,139 | 1,835 | 4,014 | 16.5% |
飲料業務收入 | 12,568 | 11,274 | 11,116 | 10.2% |
2014年,中國食品的酒水業務銷量和收入都有所增長,分別增長28%和16.5%.但是毛利率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主要是銷售結構不佳,加上為各分銷渠道消化庫存導致較低產量,單位固定成本較高帶來的影響所致。由于銷售政策的優化提高銷售費用使用效率,同時加強管理費用的管控,中國食品酒類分部的虧損由4.55億港元大幅下降至1.16億港元。
過去一年,中國食品在葡萄酒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比如加強品牌形象的塑造,通過APEC等會議來塑造及強化長城葡萄酒“國宴飲品”的形象,并配合體驗式營銷,舉辦多次酒莊體驗游和社區、寫字樓的品鑒體驗會,刺激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興趣。產品策略方面,突出不同產區特色,打造多產品線系列,建立產品線項目組,重點關注主線產品的發展。在客戶關系方面,中國食品優化客戶布局,建立新型廠商關系,落實方案制合作模式。同時,加強對空白市場的分銷和覆蓋,推動全方位渠道發展,積極拓展新興渠道。
年報指出,2015年,中國食品酒品類仍然會以終端出貨為導向,圍繞長城品牌為國宴用酒展開品牌傳播,并繼續通過體驗式營銷來讓更多的消費者愛上葡萄酒。
中葡股份:成品酒收入增加,年度盈利目標實現
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主要會計數據 | 2014 | 2013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收入 | 5.23億 | 5.52億 | -5.2% |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 4047.96萬 | 1572.87萬 | -33.37% |
主營業務之酒業類營業收入 | 4.59億 | 4.35億 | 5.62% |
2015年一季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主要會計數據 | 2014一季度 | 2015一季度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成品酒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收入 | 76,278,844.04 | 54,975,591.58 | -27.93% | 15.33% |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 -24,156,240.32 | -51,867,629.62 | —— | —— |
中葡股份2014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葡萄酒銷售收入459,602,912.58元,其中成品酒收入增加10.91%。發生以上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公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行業調整的市場環境,加快品牌建設,積極開拓市場,提高管理效益,強化成本控制,雖然營業收入較2013年略有下降,但是成品酒銷售仍然保持了穩健增長。同時,報告期內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0,479,624.59元,實現了年度盈利目標。
2014年,華東、華北以及新疆地區依然是中葡股份的主要銷售區域,另外,東北地區在過去一年的銷售也有40%多的增長。尼雅是中葡股份旗下最為重要的葡萄酒品牌,年報提出,未來公司還將堅持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加大尼雅品牌的宣傳力度,精心打造尼雅生態產地的品牌形象,強化品牌運作,立足成熟市場,面向全國進行布局。抓住營銷與研發兩個關鍵環節,不斷研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營銷體系建設,搞好營銷隊伍的建設,以市場營銷為突破口,推進區域管理制度,完善電商等多類渠道建設工作,通過精耕細作區域市場和塑造樣板市場,擴大市場的覆蓋率,提升整體銷量。
2015年第一季度,中葡股份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27.93%,主要是上期出售投資性房地產獲取收入所致。報告期內酒類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成品酒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5.33%。
莫高股份:兩大法寶助理營收增長
甘肅莫高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主要會計數據 | 2014 | 2013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收入 | 3.25億 | 3.64億 | -10.85% |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 1710.34萬 | -8275.55萬 | —— |
主營業務之葡萄酒產業收入 | 20709.47萬 | 1.88億 | 10.20% |
主要業務之大麥芽 | 7.02萬 | 6396.17萬 | -99.89% |
莫高股份在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32,517.37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85%,其中葡萄酒產業實現收入20,709.4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0.20%;大麥芽實現收入7.02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89%。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0.34萬元。在報告期內,莫高營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85%,主要是公司麥芽廠停產,大麥芽營業收入減少6667.48萬元所致。
過去一年,莫高對現有產品進行了梳理和簡化,產品保有量控制在了200款左右,黑比諾及冰酒依然是公司市場制勝的“兩大法寶”。在此基礎上,莫高加大了全國招商力度,圍繞區域市場進行了精準招商,并在打造樣板市場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公司將浙江確定為經銷市場的樣板、西安確定為直銷市場的樣板,這兩個市場在網絡建設、品牌落地、市場占有率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莫高年報對未來發展戰略也做出了說明——堅持“開放的莫高、走出去的戰略”,以“酒業、藥業、環保產業”三大產業進行擴張提升,其中酒業優先發展,藥業穩固發展,環保產業創新發展。葡萄酒產業打造“雙核心”(武威莫高莊園,蘭州莫高國際酒莊)、“雙引擎”(武威、蘭州釀酒廠)、“雙高地”(武威產區高地,蘭州品牌高地),加快拓展全國市場步伐。
通葡股份:經典升級,營收遞增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201 3年年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主要會計數據 | 2014 | 2013 | 2012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收入 | 10,979.4萬 | 8497.26萬 | 8421.78萬 | 29.21% |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 222.8萬 | 986.59萬 | 1311.44萬 | -77.41% |
從報表數據來看,通葡股份在過去一年取礙了比較理想的銷售業績,實現營業收入10,979.4萬元,比上年增長29.21%;實現凈利潤222.8萬元,比上年下降77.41%。年末總資產達到76,353.1萬元,凈資產68,651.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3%和0.63%。
始建于1937年的通化葡萄酒公司,在2014年對原有的經典品牌進行了升級,并在高端葡萄酒產品方面做了新的嘗試。2014年,通葡立足于高端葡萄酒產品的開發,陸續隆重推出“北冰雪窖”、“12星座”等高端葡萄酒新品,并傾力打造新“紅梅”品牌等一系列的創新舉措,借此提升公司整體產品力和品牌力。
年報中,通葡股份給出了公司2015年的年度計劃,確定2015年度銷售收入計劃為2.5億元,利潤計劃為500萬元。
通天酒業:華東地區銷售穩定,整體增長過半
中國通天酒業集團有限公司201 4年年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主要會計數據 | 2013 | 2014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
收入 | 占總收入的百分比 | 平均售價(千元/噸) | 收入 | 占總收入的百分比 | ||
甜葡萄酒 | 1.19億 | 68.1% | 15.1 | 1.51億元 | 53.1% | 26.7% |
干葡萄酒 | 5608萬 | 31.9% | 22.3 | 1.28億 | 45.0% | 129.7% |
合計 | 1.76億 | 100% | 16.8 | 2.79億 | 98.1% | 58.5% |
2014年,通天實現營收2.86億元,其中甜葡萄酒和干葡萄酒總收入為2.79億元,白蘭地收入560萬元,2014年總體收入相比2013年同期增長62.7%。從年報可以看出,通天的銷售收入和主銷區域相對穩定,華東地區為銷售總收入做出了最大貢獻。2013年,通天收購白洋河60%的股權,為其帶來了很好的機遇,進一步完善了銷售渠道和網絡,并經過一系列努力,在2014年實現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年報指出,目前通天在吉林地區已經建成了一座“通天酒莊”,生產酒莊酒,從而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在2015年,預計行業將會逐漸走出行業周期的低谷,通天將銳意持續集團的盈利能力。
銀廣夏:葡萄酒業務仍需進一步“恢復”
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報主要數據(單位:元,幣種:人民幣)
主要會計數據 | 2014 | 2013 | 2012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收入 | 838.65萬 | 1069.43萬 | 376.49萬 | -21.59% |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 117.28萬 | 358.19萬 | 3.65億元 | -67.26% |
2014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38.60萬元,比2013年下降21.59%;凈利潤105.86萬元,比2013年下降70.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28萬元,比2013年下降67.26%。
銀廣夏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為838.60萬元,低于1000萬元,年報中對此作了重大風險提示。雖然公司是較早在寧夏賀蘭山東麓發展釀酒葡萄規模化種植與加工企業之一,但由于一些歷史原因,葡萄酒業務曾一度停滯、錯失了發展良機,2012年下半年才恢復生產。而公司原有商標易手,新注冊的“詹姆斯釀”和“銀廣夏”商標處于始創階段,市場知名度低,推廣仍須時日,加之銷售渠道單一,專業銷售人員匱乏,對產品銷售造成了很大影響。
因此,銀廣夏公司計劃自2015年起對現有葡萄種植基地進行分步改造,調整品種結構,加快銷售網絡和渠道建設,逐步加大廣告投入,加強宣傳力度,2015年力爭實現1000萬元以上銷售收入,為今后葡萄酒的銷售打下良好的基礎。
年報研判
2014年下半年開始,葡萄酒行業整體收入及利潤出現小幅回升態勢,行業出現微弱復蘇的跡象。各大企業的年報也都呈看漲趨勢,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回暖。
綜合各大企業年報,可以發現2014年國產葡萄酒行業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
第一,行業呈現弱復蘇跡象,回暖悄然進行。無論是下滑趨勢有效遏制,還是營收增長,都表明整個行業經歷了過去兩年的調整之后,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第二,大眾化的中低端產品成為各大酒企普遍的“救市”載體,并且效果顯著。雖然以上幾家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是在新的市場走勢之下,強調性價比成為企業順勢拓展市場的必由之路。
第三,品牌化依舊是國產葡萄酒企業強調并且努力踐行的思路。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消費潛在市場,目前,世界人均葡萄酒消費量約為7升,而我國人均消費量不足0.5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IWSR)調查數據顯示,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將長期保持兩位數增長。從長遠來看,隨著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會有越來越多消費者追求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人們會更加青睞與消費潮流高度契合的葡萄酒,從而持續不斷地擴大對優質葡萄酒的需求,這決定了我國葡萄酒行業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特別是性價比較好的中低檔葡萄酒可能出現更快增長。在這種機遇和挑戰將長期共存的情況下,具備強大品牌影響力和營銷能力,能夠抓住機遇、積極調整,充分利用新興和傳統兩類銷售渠道,及時滿足消費者需求,適時提供較好性價比產品的企業將有機會在競爭中勝出,從而重構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新的格局。
另外,目前葡萄酒產業集中度、專業化、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國內現有葡萄酒生產企業進一步加速擴張,葡萄酒產業特點也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業外資本進入這個領域。加上國外葡萄酒產能過剩、關稅降低,加速了國外洋葡萄酒涌入中國,葡萄酒產業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對于國產葡萄酒企業來說,2015年,調整仍將繼續,行業競爭不斷升級,唯有繼續順勢而行,才能迎來更大幅度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