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4年,中國酒業處于整合洗牌深度焦慮中,集中反映在三大方面:一是中國酒業高管出現“離職潮”,比如水井坊董事長黃建勇、瀘州老窖銷售副總經理張順澤、杜康酒業苗國軍、酒仙網總經理王豪領等,離職的背后凸顯出企業對業績的“焦慮”,我們也相信業績可能是“逼走”舊有高管的主要原因;二是中國酒業終端渠道出現“倒閉潮”,最具代表性的是茅臺鎮,赤水河畔1700多家酒廠,約有400家企業已經倒閉,而更為嚴峻的是席卷全國的各類煙酒店“關門潮”,我們必須要承認行業整合代價的慘烈性讓圈內人士為之震驚;三是中國酒業出現少有的“投資游離潮”,資本市場再次活躍起來,并購與被并購也成為行業重要的協奏曲。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中國酒業怎么了?中國酒業這一輪的洗牌周期什么時候會結束?中國酒業何時才能出現恢復性增長?
探討中國酒業周期論,行業普遍有個“產業十年周期論”的觀點。中國酒業未來十年屬于“競爭新常態”,新常態化競爭的特征可以用“大品牌,小情懷,互聯化”九個字概括。從行業驅動本質上看,方德咨詢認為需要考慮三個層面的要素。
首先,競爭要素驅動酒業品牌格局演變。中國酒業目前正處在由“黃金十年”向“整合十年”的過渡中!暗瓦M入門檻,高行業毛利”是中國酒業的產業特性,驅使中國酒業快速“資本化、規;薄T凇扒|產業”的政府政策驅動下,酒類企業必然會出現“瘋狂化”。盲目擴張,必然導致中國酒業產能過剩,行業市場化競爭,必然會驅動行業洗牌加劇化。2014年,中國酒業產能過剩500萬噸。去泡沫化,去產能化需要一個周期。基于這種分析,未來2~3年一定將是中國酒業的產能消化期,2017年左右中國酒業將會迎來產能良性發展。而在這一次的行業洗牌中,我們認為也會倒下行業大腕,出現類似當年“孔府宴、秦池”那樣的企業。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中國酒業未來進入“大品牌競爭時代”。
其次,文化要素驅動酒業競爭內核轉型。中國酒業品牌化必然經歷洗牌,中國酒業更需要樹立“大品牌,小情懷”。品牌的背后是個性文化,是情感訴求,是品質保證:在未來中國酒業由“泛品牌化”到真正的品牌化升級的過程中,文化屬性基因、現代消費基因驅動中國酒業品牌進入“新品牌時代”。使得依靠“泛文化”、“區域文化”、“傍名牌”文化品牌酒失去競爭優勢,在這一輪的行業洗牌中喪失競爭地位:未來十年,中國酒業品牌塑造模式將會由企業主導的“大品牌”向消費者為主導的“小情懷”轉型升級。
最后,技術要素驅動酒業競爭新模式的變革;ヂ摼W改變了中國酒業消費形態,也在最終驅動酒業競爭新模式的變革;ヂ摼W使得區域白酒變得不再區域化,使得傳統經銷商模式不再奏效,使得傳統的大品牌塑造模式不再高效,讓傳統的中國酒,更加時尚化、更加互動化、更加親民化。移動互聯的本質是品牌與消費者溝通方式的變革,中國酒業進入新的互聯互通時代,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加親近,中國酒業搭上互聯網這個快車道,未來十年將會呈現新的競爭格局。
上一篇:菱形戰略:酒業突圍的“諾亞方舟”
下一篇:白酒業績趕上來 啤酒營收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