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財報季的聚光燈下,舍得酒業交出了令人驚愕的答卷——營收凈利雙指標遭遇斷崖式下滑,創下了這家川酒名企上市以來的最大降幅紀錄。更令人揪心的是,在經營性現金流首次出現負值、百億增產計劃仍有50余億元資金缺口的關鍵節點,企業卻高調宣布進軍酒旅融合新賽道,這一戰略抉擇將舍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三重困境。
第一重困局:造血能力衰退下的戰略冒險
財報數據顯示,舍得酒業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同比暴跌327%,由正轉負的態勢折射出銷售回款與采購支出間正在形成危險的資金剪刀差。在尚未修復自我造血功能之際,酒旅項目的前期重資產投入特性,無異于在漏水的船體上強行加裝新引擎,稍有不慎可能引發資金鏈斷裂風險。
第二重壓力:百億擴產計劃的資金黑洞
此前公布的增產擴能項目尚存50余億元投資缺口,疊加本次酒旅融合的戰略投入,舍得酒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本支出壓力。有財務分析師測算,若按當前現金流狀況,僅填補產能投資缺口就需壓縮其他戰略項目預算超40%,這對亟需多元突破的企業而言無異于釜底抽薪。
第三重挑戰:紅海市場的后來者劣勢
當茅臺、五糧液等頭部酒企已構建起"酒旅+體驗"的成熟生態圈時,舍得作為遲到者既缺乏IP影響力沉淀,又面臨存量市場擠壓。數據顯示,國內酒旅項目平均投資回報周期已延長至7-8年,而舍得選擇此時入局,恰似在紅海深處開啟一場勝負難料的豪賭。
這場戰略突圍戰的勝負手,或許在于舍得能否跳出傳統酒企的思維定式。若能將川酒文化深度植入沉浸式體驗場景,創新"微醺+文旅"的商業模式,或許能在紅海市場中撕開一道藍海裂隙。但留給這家川酒老字號的時間窗口,正在隨著現金流數字的閃爍而加速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