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新的一年,我們的國家步入了法制、創新和更加注重民生的新時期,進口葡萄酒行業也必將進入全新的階段。影響進口葡萄酒行業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包括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國際葡萄酒生產和價格的波動,甚至地緣政治等因素對進口貿易的便捷促進或壁壘限制。面對這么多不確定的因素,進口葡萄酒企業想制定符合2015年實際情況的經營規劃,其實十分不易。所以,我們不妨從最簡單的方面——葡萄酒的價格入手,嘗試解讀這繁雜的情況。即:進口葡萄酒有望進入批發價10元以內的時代。
這里所說的進口葡萄酒批發價在10元以內,是指單價10元+增值稅1.7元,稅價合計11.7元以內。2015年的進口葡萄酒,必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進入稅價合計11.7元,甚至部分原產國的餐酒批發價,稅價合計10元以內的葡萄酒也會出現,我們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那么,哪些原產國的葡萄酒會首先進入批發價10.0元區域呢?在我看來,首先是西班牙葡萄酒,后續的可能還有意大利、法國等歐盟國家。為什么是歐盟國家的葡萄酒會進入葡萄酒10.0區間呢?這可以從產量、價格、匯率和經濟運行情況等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歐盟依然是全球主要的葡萄酒生產國和出口國,其中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是老牌的生產和出口三強,根據OIV統計,2014年法、意、西三國葡萄酒產量合計1275.75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7.1%;同樣,據海關統計,中國進口葡萄酒量中法、意、西三國合計20.4萬噸,占全部進口量的53%。因此,多數做進口葡萄酒的企業,研究國際國內葡萄酒行情,都喜歡從法、意、西三國開始,重點也在法、意、西三國。從這個角度講,入門級的餐酒價格,如果在2015年能進入批發價10.0元以內,必然是從法、意、西三國開始的。此外,法、意、西三國2014年的葡萄酒生產基本維持了近10年的平均水平,可以為中國市場提供充足的貨源。
第二,從進口價格的角度來看,預計2015年法、意、西三國葡萄酒價格基本持平,我們可以期待比較合理的進口價格。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4年進口法、意、西三國葡萄酒平均單價為3.87美元,相對于全部進口葡萄酒平均單價5.7美元有巨大的價格優勢。這一價格優勢相信在2015年和比較長的時期內(如10年)會持續保持下去的。
第三,人民幣對主要國際貨幣的波動情況,對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商有較大壓力,但是對以歐元計價的進口商十分有利。首先看美元,美元指數過去一年從80一路飆升到95附近,最大升幅達到20%多,對多國貨幣造成極大的壓力,其中包括人民幣和歐元。從2014~ 2015年初,美元兌人民幣從6.05升值到6.25,歐元兌美元則從1.38一路下跌到1.12附近。很多機構和專家預計歐元在未來6個月會對美元在1.1左右波動,以后跌破l的可能性也較大。
這樣,雖然美元對人民幣升值,但是人民幣對歐元最近一年還是升值了17%左右。歐洲央行今年1月宣布,3月啟動量化寬松,總額預計為1.1萬億歐元。根據目前歐洲的貨幣政策和未來的走勢來看,未來一年內歐元兌人民幣會持續穩定地貶值。歐元兌人民幣的不斷貶值,為葡萄酒進口商提供了更加便宜的歐洲葡萄酒。
第四,從中歐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中國經濟從增長和穩定性方面,由于歐洲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穩定,雖然加大了進口歐洲商品的風險,但對成熟的大型進口商來說,可以抓住歐洲大廠急于擴大出口的計劃,爭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優惠,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進口成本。同時,中國經濟經過這兩年的調整,已經進入平穩發展的階段,雖然GDP增速回落到7.5%以下,而且還有進一步小幅下滑的趨勢,但是消費增長遠遠高于GDP的增長,且會維持較長期的高速增長。從2014年的海關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出,在散裝酒進口量繼續下滑的情況下,葡萄酒總進口量還是增長了1.86%,達到3.83億升,預計在2015年可以恢復正常的增長。由此,也預示中國未來進口葡萄酒消費存在較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上一篇:誰才是超級單品?
下一篇:葡萄酒的“產品力”決定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