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就是一間教室,我還在學習”
春節前,金星集團掌門人張鐵山親自點將,將曾經在國際市場鏖戰啤酒圈的魯振祥請進家門,這對于已經在中國市場生存30年的金星品牌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小的波動,引起業內普遍關注。
隨和、謙卑是這個香港人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在中國內地做職業經理人30余年,曾經效力于喜力啤酒、可口可樂、嘉士伯等世界500強品牌,并操刀將喜力啤酒的市場引進中國內地,專注精專于國際啤酒與飲料市場。金星啤酒是魯振祥接手的第一個中國內地品牌,同時也是第一次為民營企業效力。“世界就是一間教室,我還在學習。有了這樣的學習經歷,我就可以完整地交上一篇自己的工商管理博士論文了。”采訪中,他半開玩笑地說。比起他的商人身份,他更像是一個傳道者。
魯振祥是香港來中國內地較早的一批職業經理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香港人說普通話。”他說,就是憑借自己還算被人聽得懂的普通話,走遍了中國內地幾十個城市,開拓一個個品牌不同的區域市場,操盤市場能力極強。
魯振祥用經驗論證了當下啤酒市場巨頭不同的市場運作手法,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深諳這些品牌運作手法背后所要的結果和意義。
現在,金星已經在國內做到第五,要想繼續加碼市場份額,下一步該怎么走?
來到金星,魯振祥反對的是一刀切理論。雖然他經歷更顯高大上,斬關的是國際啤酒市場,但這個經驗不能照搬。“不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做法,在我這里行不通。結合目前企業的發展實際,金星必須走差異化道路。”
魯振祥說,在河南,首先有一億人口的消費人群,這個市場所能達到的產值是顯而易見的。其次,金星在河南做了30年,有著十分濃厚的地方情結。這是金星的天然優勢,也是任何外來品牌做不到,更是買不來的。
魯振祥認識透徹。金星30年滾雪球式的發展積累,離不開這個基礎。“我下面要做的,就是讓我在國際上的經驗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啤酒市場的危機處理能力帶到金星,避免犯致命的錯誤。”魯振祥認為這是包括金星在內的所有啤酒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誠然,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啤酒市場,一個小小的市場決策就可能導致全盤皆輸。魯振祥帶來的,不僅僅是又攻下了幾個山頭,占領幾個市場。在他看來,在市場晴雨表不斷變化的時刻,防止出現危機的能力比處理危機的能力更重要。
“金星是個充滿活力、富有戰斗力的團隊”
談話交流中,魯振祥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平穩”。在他的商業思維中,“選項不是A就是B”不是他的他所要做的選擇題,他的答案既是A,又有B。
按照金星的發展速度,從1982年誕生開始到2000年,金星啤酒完成了由一個羸弱小廠到區域霸主的蛻變。從一個年產2000噸的小體量變成如今有200萬噸產能的實力企業,成為業內一個奇跡。
但在魯振祥看來,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體量,重要的不是快,而是在穩定增長中找到企業長久發展的方向。話句話說,在啤酒市場面臨焦灼競爭時刻,金星這個本土老大,考驗的不僅是這條船的進入深海區的吃水能力,更是如何打破船大不好調頭的市場藩籬。
按照魯的理解,金星必須要有敏捷的市場反應速度,快準狠地瞄準目標市場,稍有遲緩,在短時間內就會被擠出市場,速度(A)和效益(B)的關系不是有了A就有B,而是細致規劃,站穩微調,速度和效益會同時互為原因,又同時互為結果。
顯然,魯振祥要做的平穩的內涵,不乏出奇制勝的策略。這同樣是他所將要在金星做的A和B。
“一個平穩發展的企業比一個突然發展速度上升的企業要健康的多。百年企業,比如可口可樂、麥當勞等世界500強企業都是在平穩發展。”魯振祥說。
進入金星的這段時間,魯振祥在忙于市場走訪和調研,了解金星重點區域市場情況。他坦言,金星是個健康、充滿活力和富有戰斗力的團隊。“金星的兩個隊伍建設的很好,營銷管理團隊和經銷商隊伍都有很強的執行力,這是我們做好市場取得勝利的關鍵”魯振祥說。
根據魯在國際上涉獵的經驗,結合金星目前積累的發展經驗,他認為資源聚焦、系統作戰很關鍵。“30年的發展積淀,金星已經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競爭優勢、較為成熟和規范化的管理系統。董事長是個富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人,金星目前取得的行業地位和較為高效的戰略格局在業界有目共睹,以后的時間我會在具體執行層面和管理團隊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推進企業新一輪的發展戰略”言語中,魯振祥與他所說的微調、平穩等字眼不謀而合。
“當然,這需要與董事長不斷的溝通和磨合”。魯振祥說。現在,魯振祥還沒有任何的舉動,但可以看出,至少,他是一個和張鐵山一樣,都是無時不在學習并能夠善于運用的人。
“讓金星更好地用‘兩條腿’走路”
如今,在啤酒市場并購風起云涌的時代,世界啤酒巨頭前三名已經占到了全部市場份額的70%以上,“但并購也會有一個極限,它不會占領全部,就是因為有差異化的存在。
近年,新一代和純生系列啤酒已經成為金星啤酒的明星產品,其影響力也在國內市場廣具知名度。據了解,在此基礎上,金星將相繼推出原漿產品系列。魯振祥認為,這是金星拓展市場、參與競爭的又一法寶,那就是走產品差異化。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做出不同的營銷策略,同時與渠道市場的適當調整并駕齊驅。
同時,金星也會相應地走標準化,做規模,尋找合作伙伴。可以佐證的是,金星在河南市場是受經銷商信任度最高的廠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金星下一輪啤酒市場大戰到來之前的最大一張王牌,也是金星能夠迅速贏得市場先機的關鍵。魯振祥到任后要做的,就是如何讓金星更好地用“兩條腿”走路。
據金星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擺在企業全體營銷將士面前的三大課題:一是金星原漿啤酒和金星純生啤酒這兩大戰略產品的推廣和銷售,今年企業將大力度資源聚焦從優勢市場以點帶面主推這兩大產品,尤其是金星純生系列產品“搭載”規模化的品牌公關活動,形成集中爆破效應;二是更進一步培育、拓展戰略市場,形成較為系統、成熟、高效的覆蓋重點市縣市場的營銷網絡;三是通過推展形象店打造和強化終端生動化建設,實現和推進企業在營銷管理層面的標準化建設,為金星取得更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近來年,金星擴展市場的差異化,并沒有選擇大規模的并購,而是由條不紊地通過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架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目前,河南、云南等省份已經成為金星啤酒的戰略性主導市場,而以陜西、四川、貴州、甘肅為代表的地區,則是金星啤酒目前正在大力開拓的戰略型成長市場。經過了30余年的鍛造,金星啤酒正在由一個區域品牌向全國知名品牌進發。而魯振祥的上任正是處于這個關鍵節點。
但魯振祥并不把完成金星現有的架構當成他來到金星后的終極目標。“金星的未來不是賣產品,而是賣產品所衍生出來的東西。”他十分認可金星多年來與《梨園春》、《華豫之門》、《武林風》的合作。
比起階段性任務的銷售業績,甚至是未來10年的發展,魯振祥更熱衷于讓金星用文化軟實力打造企業的品牌美譽度。他并不看中一時的結果,這也是他在世界500強任職所積累的經驗,“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張漂亮的財務報表,應該站在這個企業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看問題。西方的百年企業都是各種資源融合黏貼的過程,一時的結果表面上是救世主,但背后的魔鬼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出現,用粗劣手法做報表拿到錢走人的經理人比比皆是。”魯振祥毫不隱晦地說。
他試圖用自己的國際啤酒經驗給金星帶來微妙的變化。在魯的措辭中體驗明顯:他在管理上注重過程,而銷售更注重結果。所有的過程都是為結果在鋪路。適時地調整,在逐個擊破中掌控金星的穩定發展大局。
金星正在進入品牌拉升和市場拓展的攻堅階段,請出在企業管理和市場銷售都有“拿手好戲”的魯振祥,實能看出張鐵山此番點將的良苦用心。
上一篇:賴茅“復出” 品牌亂象待解
下一篇:張亮:經銷商的市場競爭壓力仍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