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還有半個多月即將迎來。對于酒水行業來說,“一年之計在于冬”,因此這段期間眾酒商都在各盡所能地消化公司庫存,而二批商則是他們較為看重的“渠道”之一。不過年底時期,二批商中間卻爆發了一些問題,令經銷商們頭疼。
三個事例,看商如何發難
事例一:隨意降價,破壞產品價格體系
王經理是一名白酒經銷商,由于代理酒水的時間比較長,他在當地掌控了不少二批商資源,也為他的銷售提供了不少的幫助。不過到了年底,王經理卻遇到了一個難題。這段時間,王經理為了鼓勵這些二批商的銷售熱情,給他們制定了一些獎勵政策,比如銷售多少量的酒水,就可以獲得年底的返利政策,或者一些促銷品。王經理本來以為這是一種有效的鼓勵手段,二批商們應該會非常愿意推廣他的產品,讓產品在旺季真正地“火”上一把,結果卻事與愿違。近期有不少業務員向王經理反映,王經理代理的產品在市場上雖然銷得不錯,卻出現了價格越賣越低的現象,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不太愿意選擇他們的產品,因為他們認為產品的價值感不夠。王經理聽后就急了起來,這不是二批商在私自降價嗎?現在產品的銷量是上去了,可是價格卻透明了,這以后市場還怎么繼續做呀?
分析:經銷商為了促進產品的銷售,給二批商們一些獎勵本是無可厚非,但是同時也給了他們可乘之機。二批商們為了得到獎勵,不顧產品的價格體系,使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透明。在這種情況下,經銷商卻又無計可施。因此,在制定獎勵時,經銷商最好同時給二批商設定一些要求或者門檻,以防止同類的事件發生。
事例二:產品賒銷,占用經銷商現金流
一般情況下,二批商公司擁有不少品牌,而各個品牌的經銷商為了爭奪這些二批商資源,會給出各項優惠政策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不過競爭越激烈,經銷商遇到的問題就越多,比如李經理就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旺季到了,李經理抓緊時間給業務員們開了一個動員大會,號召他們趁這段時間走訪二批商,鼓勵他們多進貨。對于李經理來說,年底壓貨是一個慣性思維,他覺得今年也應該照常如此。可是業務員小趙跑了一圈之后,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公司。李經理問他怎么回事,小趙講了自己在市場上的遭遇。原來,李經理開完會后,小趙就迅速去了自己的客戶公司,希望他們多壓一些貨。這些客戶卻紛紛表示:壓貨可以,但是今年一定要賒銷。以往那些愿意貨到付款的客戶們,今年也表現出了這樣的態度。小趙十分不解,這些二批商們到底是怎么了?他分析,現在市場壓力不斷增大,各品牌的經銷商們都給出了不少的支持力度,其中有的人為了爭奪二批商,就答應了他們賒銷的要求,嘗到甜頭的二批商們自然喜歡這種方式,于是也要求小趙如此操作。
李經理經過再三思考,也只能答應了二批商的這個要求,并且與二批商們簽定了回款日期。此外,李經理要求業務員們經常走訪客戶,避免出現呆賬、壞賬的問題。
分析:到了年底,現金流對于經銷商來說十分重要,但是二批商們卻希望能夠賒銷產品,為了促進產品銷售,有的經銷商只能答應他們的要求。不過,筆者認為經銷商除了二批商們,更應該掌握一些自己的銷售渠道,比如酒店、商超、流通等,不要把牌壓到一個人身上,否則自己會變得十分被動。
事例三:二批商與廠家業務員“勾結”
陳經理是A品牌的地區代理商,前段時間他從另外一個區域的經銷商處得到了一個消息,原來A品牌為了加速擴張,開始分割原有經銷商的區域,引進了一些新的代理商。聽到這個消息后,陳經理并沒有太在意,因為他代理A品牌已經有匹年的時間了,在當地運作得還不錯,廠家對他應該沒有什么微詞。到了年底,陳經理照常推銷他的產品,還要求業務員們加強對二批商的服務,幫助他們銷售產品,他認為對二批商的扶持力度比其他經銷商都要高。但是不曾想到,他的一個二批商卻分割了他的區域,成為該品牌在團購渠道的代理商。得知這個消息后,陳經理十分氣憤,但是廠家業務員卻有很多的理由,比如陳經理在當地的團購渠道資源不多,但是這位二批商卻和當地不少工廠的關鍵人物熟悉。陳經理以前在廠家業務員面前夸過這位二批商的厲害之處,沒想到卻讓廠家業務員動了別的心思,而這個二批商也一直沒有告訴陳經理此事。在年底沖刺業績之時,陳經理的渠道被他們分割,他既無奈又十分氣憤。
分析:對于廠家來說,為了獲得更好的銷售業績,增加新的代理商本屬平常,不過陳經理在得到相關的“風聲”之后,并沒有和廠家人員及時溝通,致使自己的區域被分割,也失去了和廠家談判的先機,這實屬自己的失誤之舉。二批商在實力壯大以后,確實有成為一級代理商的可能性。作為經銷商,并沒有權利阻止二批商的發展。因此,只有令自己強大起來,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如何處理二批商問題?
對于經銷商來說,二批商確實是一個有力的“銷售幫手”,畢竟銷售區域太大,經銷商很難完全掌控當地的銷售渠道,如果有了二批商的幫助,自然能夠擴展自己的網絡,令產品更快更好地銷售,但是如果經銷商處理不當,二批商中出現的問題也會令他們十分難做。尤其是到了年底,經銷商急于銷售產品,有很多細節可能處理不當,致使問題頻發。那么,年底時,經銷商應該注意哪些一批商的問題呢?
首先,控制產品的價格體系。對于一級代理商來說,產品的價格十分重要,這是使自己和其他渠道獲得利潤的重要保障,但是有些二批商不按規則出牌,他們對品牌的發展不是十分看重,反而對一些促銷獎勵比較感興趣,所以就會出現私自降價的問題。經銷商只有控制好產品的價格體系,使每個層級都有合理的利潤,二批商才愿意維護產品的價格。當然,業務員的日常走訪工作也十分重要,他們需要做好市場調研工作,以掌握產品的市場價格,做好反饋工作。
其次,給予二批商合理的獎勵政策。到了年底,也就意味著白酒旺季的真正到來。經銷商們為了快速出貨,自然會給二批商們制定各種獎勵,但是并不一定通過返利的方式。一位山東的經銷商對筆者表示,他給二批商的獎勵向來都是實物,在年底之前,他都會要求業務員事先走訪一遍二批商,了解他們對促銷品的真正需求,他們需要什么,這位經銷商就送給二批商什么。但是也會有前提條件,就是二批商必須按照自己制定的價格來銷售產品,否則一概拿不到獎勵。經銷商通過這種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二批商們破壞價格體系的舉動。
再次,培養二批商的共贏意識。二批商由于強大的分銷能力受到經銷商的青睞,但是這中間也會產生各種問題,比如他們過于強勢,經銷商只能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因此,如何發揮二批商的優勢,并且把二批商的各種問題降到最低,這才是重中之重。經銷商不僅需要制定各種制度來管控二批商,更應該培養二批商的共贏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品牌的發展更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
最后,降低對二批商的依賴。二批商為何這樣強勢,說到底是因為經銷商過于依賴二批商。從市場情況來看,二批商確實能夠快速幫助經銷商實現產品的銷售,但是也會降低自己對渠道的掌控能力。因此,經銷商應該想辦法多掌控一些渠道,比如通過渠道下沉來適當縮減二批商的寬度,這樣也有利于自己掌控市場。此外,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經銷商一定要有一套監督和處罰二批商的制度,并和二批商簽定相關的合同,這樣才能有效地束縛和規范他們的行為,令市場真正得到良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