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早等候在專賣店門口的藏友張先生,收藏的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五星茅臺酒。來自溢利酒業的老酒鑒定專家給出答案,“確實是真茅臺,年份大致在1985年前后。當看到一些塑膜封口殘損的茅臺酒時,專家也對纏生膠帶的保存方法作進一步的說明。
酒桌上沒“救”下上世紀80年代黑釉茅臺
用張先生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吃不準是不是黑釉茅臺,只知道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有黑釉茅臺,1980年以后出現的還真少見。
來自溢利酒業的老酒鑒定專家給出答案,“確實是真茅臺,年份大致在1985年前后。”專家表示,這樣推斷的原因是該年份的茅臺封口膠套頂部有微凸飽滿的“茅臺”暗字。而這一年的茅臺酒榮獲了“國際商品金桂葉獎”,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茅臺酒首次榮獲的國際金獎。這些要素使這瓶茅臺具備了一定的收藏價值。可惜的是,如此好茅臺,卻被打開了。
專家惋惜地說,黑釉茅臺市場估價在5萬多元,開了口就不好賣了,一是不好封存,二是不好鑒定。不過,請朋友們喝還是不錯的。
使用不當,生膠帶也會釀禍害
老酒鑒寶會現場熱鬧非常,茅臺酒依然是當之無愧的“主角”。看著一瓶瓶保存完好的茅臺酒,專家感慨都是“生膠帶”的功效,這一點老酒鑒寶會的普及工作著實做得不錯!
當看到一些塑膜封口殘損的茅臺酒時,專家也對纏生膠帶的保存方法作進一步的說明。他表示,不是所有茅臺酒都要用生膠帶纏才百分百正確!因為塑料膜封口纏生膠帶之后再揭開來會將薄膜損壞,得不償失,一般情況就是包裹報紙豎立存放就可以了,一旦封口破損,茅臺酒的價值便會大打折扣。最適合纏生膠帶的茅臺是1987年之后出現的鋁蓋茅臺,金屬質地相對較結實,不會出現損壞封口的情況。總之,生膠帶不是隨便纏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應對。
懂酒才能玩轉老酒
藏友樊先生除了收藏茅臺,也對其他老酒充滿興趣。此次帶來的鴨溪窖、習水大曲、仰韶酒、瀘州老酒二曲酒都在專家的鑒定下得以“確認身份”。
樊先生帶來的一件品相極佳的上世紀1990年董酒讓專家禁不住點贊。專家表示,品相好是一方面。這與保存有一定關系,但有時候也需要一些“運氣”。有時候,越是對藏品“細心”,越是事與愿違。第二,董酒作為藥香白酒,酒體潔凈透亮,從釀造上說便有了收藏價值。第三是釀酒中使用的很多中藥材因為國家保護動物等因素在上世紀1990年中后期便不再出現,稀缺性、珍貴性也成了它的另一收藏價值。
除此之外,專家也告誡收藏者,懂酒、了解酒才能玩好收藏,投機取巧是做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