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茅臺集團營銷經理”,從歷史、政治、文化淵源等入手,強調其產品是“茅臺集團某某酒”;“茅臺某某酒”,品質不遜色于“貴州茅臺酒”……最近貼牌產品搭“茅臺酒”便車,在電臺、電視臺、廣播大量播放此類廣告,將茅臺集團惹怒了。茅臺集團上周再發聲明,要求有關機構停播假冒“貴州茅臺酒”的廣告。
此前,另一白酒巨頭五糧液也遭受過此等困擾。在這些白酒巨頭苦惱的背后,實際上是貼牌模式帶來的陣痛:酒業環境不景氣,貼牌商的黃金日子不再,借機打擦邊球低價促銷。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貼牌產品,各大知名白酒企業幾年前曾狠下“砍”令,然而基于當前白酒銷售的寒冬,貼牌產品似乎又見抬頭的跡象。
貼牌酒是這樣搭茅臺集團“便車”的
茅臺集團在公開聲明中稱,一段時間以來,電視、廣播電臺、報刊、網絡媒體等機構大量播放假冒“貴州茅臺酒”的廣告,誤導消費者錯以為其推銷產品是“貴州茅臺酒”,涉嫌虛假宣傳。
這些廣告,安排表演者偽稱“茅臺集團營銷經理”等身份,從歷史、政治、文化淵源等方面入手,強調其產品是“茅臺集團某某酒”、“茅臺某某酒”,其品質不遜色于“貴州茅臺酒”,或稱之為“茅臺原漿酒”。更有甚者,直接稱其產品為“茅臺酒”。“茅臺在公告中明確指出,這些廣告所宣傳的產品,與‘貴州茅臺酒’存在本質區別。”
事實上,這種搭“貴州茅臺酒”便車行為甚為普遍,特別是在深夜的廣告時段。記者在貴州衛視一個《名酒匯》的欄目,其在叫賣一款“榮耀100”的白酒。“998元/箱,這在過去還不夠買一瓶普通茅臺的價格。”廣告的主持人稱。而一名自稱是茅臺集團銷售經理的周總稱,這款酒和消費者以往見到的茅臺不同,它的瓶子上寫著茅臺集團“榮耀100”的字樣,不是什么系列酒都能打上去,是為了慶祝茅臺酒在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量身定做的紀念酒,不在市面上流通。
事實上,這款酒確實與消費者普遍知曉的飛天茅臺不同,不過這種不同并非像廣告中說的那么好。南都記者查詢了解到,這款酒的生產廠家是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而飛天茅臺的生產廠家則為股份公司。雖然兩家公司均為茅臺集團的子公司,但是飛天茅臺僅在股份公司生產。
而在香型上,53度飛天茅臺是醬香型,而這款榮耀100則是濃香型。
“這款酒和飛天茅臺是同一個酒廠生產的,都是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其客服人員向記者稱。當記者反問為何在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官網上查不到這款酒之時,客服人員則稱是因為這是收藏酒,只是小批量生產。
而事實的真相是,這款“榮耀100”僅是一款貼牌產品,其運營商是成都全家幸福酒業有限公司。
貼牌商和酒廠的利益博弈
一位資深的白酒業人士陳誠(化名)告訴南都記者,目前茅臺集團可生產貼牌產品的是集團旗下的技術開發公司、保健酒公司等子公司。
“這些產品應該跟茅臺集團有邊緣性關系,雖然不是假貨,但它只是副牌產品,這些產品的做法直接傷害的是茅臺股份公司主力產品53度飛天茅臺的價值。”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
這種搭便車的行為其實從去年開始已經慢慢引起茅臺和五糧液等行業巨頭的關注。2014年4月10日,茅臺集團曾發布過類似聲明。而在2014年8月,茅臺集團發布《關于開展品牌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出手應對子品牌管理中的混亂局面。
對于這種貼牌產品搭主品牌便車的行為,陳誠認為可以理解。“現在整個白酒環境都不好。”在這輪行業調整中,這些知名酒廠貼牌產品的運營商日子也并不好過。“奉勸大家不要再隨便開發產品。”在昨日的經銷商大會上,西鳳酒總經理徐可強直指,過去一些經銷商看不上廠方產品,認為利潤空間小,都要自己開發產品,包裝低價、酒水低價,產品加價3-4倍甚至5倍,經銷企業獲得高利潤、高回報,這個思路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在徐可強看來,打造品牌難、投入大,難以成功賺不了錢。另外,消費者逐漸成熟,貨不真價不實的產品無人購買。
而對酒廠而言,其對做貼牌產品的心態也變得十分復雜。“誰都知道貼牌產品會傷害主品牌,但卻難以拒絕貼牌。”陳誠指出,以五糧液為例,因為工藝特點,每生產一噸52度普五,就有10噸中低檔,這些酒需要依賴于其尖莊中低檔產品以及許多貼牌產品來消化。
或是基于對主品牌有負面效應,在這輪行業調整之前,各大知名白酒企業其實一度對貼牌產品狠下殺手。比如西鳳、杜康等在砍貼牌產品的同時重新開發主力產品,而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等全國性品牌則通過砍貼牌產品保主力產品。
然而,或是基于市場不景氣,貼牌產品又有抬頭的跡象。一些有能力的經銷商開始到酒廠承包一條生產線來生產貼牌產品,即“包條碼”。另外,據陳誠透露,某知名白酒品牌在其酒業發展區,對外出售條碼,一個條碼甚至只要60萬。“想生產自己的品牌,只要交納品牌使用費之后,可以自己采購酒瓶等原料,自己生產。”
茅臺集團旗下提供可貼牌的子公司:
1、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
2、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
五糧液貼牌品種:
豪門盛宴精品酒、豪門盛宴酒、春夏秋冬酒
茅臺貼牌品種:
京玉窖藏酒、茅臺孝道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