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來,前幾年“勾兌門”對酒企的影響已經逐漸變弱,經過一年的調整,A股的十多家上市酒企逐漸恢復了“元氣”。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進入12月,伴隨著滬深兩市快速上漲,白酒板塊也迎來冬日暖陽,最吸引眼球的當屬洋河股份,12月22日,有逾17億元資金追捧洋河股份,逼近漲停。此外,12月頭兩個交易日,“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近一個月來漲幅達20.3%,即使9日滬深兩市大幅殺跌,白酒板塊仍大幅收漲,五糧液、洋河股份一度漲超4%。
如此爽快的上漲之勢,對于處在調整期中的白酒相當難得,畢竟從2012年11月開始,白酒行業經歷了為期18個月的連續下跌,到2014年4月,才開始出現平穩的態勢。多位券商人士認為,隨著春節對白酒銷量的刺激,加上企業積極混改調整,一線白酒已經開始復蘇,明年或觸底反彈顯現拐點,白酒業迎來“慢牛”時代。
12月1日晚間,市場期待已久的老白干酒終于公布了“混改”方案,規定將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分別引入戰略投資者、經銷商以及員工持股。這是白酒業內首單正式落地的國企改革方案。
第二天的A股市場上,老白干酒復牌后即一字漲停。值得關注的是,隨后12月15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五家機構席位集體出現在老白干酒的買入席位上,共買入1.99億元,占前一日成交額的31.55%,出現難得一見的機構集體“掃貨”。
15日當天,老白干酒再次強勢漲停,收報于45.49元,從12月2日復牌至15日,老白干累計漲幅超過了70%,引領同行業的沱牌舍得也上漲6.89%報17.22元,貴州茅臺上漲4.22%報184.04元。
老白干酒改革方案出爐,后續白酒國企改革也將陸續啟動,因此有改制主題的標的仍有估值修復的空間。
對白酒企業來說,國企改革無疑將是長期利好。根據統計,目前15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中,1家為外資,3家為自然人,其余11家均為地方國資控股。
“首單白酒國企改革方案落地,是白酒股全線飄紅的導火索,也增長了市場對白酒股的整體信心。”長江證券一白酒行業分析師認為,12月的白酒股持續上揚與國企改革等概念利好有關,加上白酒股估值較低,上漲空間較大。
雖然年末回升跡象喜人,但今年白酒的中報成績單均不理想。
虧損較為突出的當屬酒鬼酒,凈利潤虧損4447.30萬元。此外,老白干酒凈利潤下降49.36%,接近腰斬;沱牌舍得和山西汾酒,兩家凈利均降逾六成;青青稞酒也宣布上半年凈利同比下降近兩成。
機構集體掃貨,
白酒股“打雞血”
與目前好轉跡象相對,去年年初,白酒股還在勾兌門陰霾的籠罩中。
2013年4月15日,央視曝四川酒企勾兌酒冒充糧食酒,第二天,釀酒股持續走低,整體跌幅居前。十多家白酒上市公司除貴州茅臺小漲0.24%外,其余全線下跌。
事實上,白酒勾兌門事件并非首次曝出。2012年8月份,古井貢酒披露了2012年中報,在“重大關聯交易”一欄中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從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采購4551.49萬元的食用酒精,折算下來,半年時間古井貢酒從安徽瑞福祥采購酒精數量為6596噸。這一數據,直接導致了外界對于古井貢酒涉嫌成品酒使用酒精勾兌的猜測。
古井貢酒在8月27日公告稱,“為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消費需求,古井貢酒部分低端產品采用固液法生產。”固液法,就是在糧食釀造的酒中加入酒精勾兌。
此外,2012年有報道稱,洋河股份在四川宜賓高縣等地收購散裝白酒,用于勾兌生產洋河白酒產品,甚至可能還存在利用食用酒精生產的嫌疑。
隨后幾年,勾兌酒的話題基本每年都會出現一次,“勾兌事件對白酒行業是當頭棒喝,但是舊疾也難愈,很容易再次發作。”上述白酒業界人士表示。
上述長江證券白酒行業分析師認為,難保在白酒股緩慢上升時期,勾兌門的影響不會再次出現,如果酒企不能妥善處理好勾兌酒的影響,勢必對白酒股復蘇產生不利。
舊傷難愈,
勾兌事件年年重演
銀基集團主席梁國興表示,白酒業最壞時刻已過。
不約而同,今年下半年以來,水井坊總經理也在多個場合稱,水井坊已度過最困難的時候,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業績有了轉好的跡象。
與此同時,洋河股份放言稱,今年底可能走出低谷,2015年有望恢復平穩增長。11月28日,五糧液最大經銷商銀基集團也公告扭虧為盈,而其去年同期巨虧超7億港元。
一邊是資本市場開始對白酒重新予以關注,另一邊白酒實業市場似乎也已調整到位,這是否意味著白酒股即將觸底反彈呢?
中金公司發布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報告稱,老白干酒引領白酒國企改革,也給處于調整期的白酒行業帶來新的投資亮點。國泰君安也發布報告稱,國企改革有望成為貫穿2015年的行業性投資機會,建議選擇業績釋放彈性大的公司。
深圳前海金信達投資公司金少華表示,白酒經過長時間的下跌,股價在半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筑底的過程。白酒行業的投資價值已經顯現,無論是老白干、貴州茅臺還是五糧液,近期表現都非常好,上升的趨勢已經顯現,只不過目前依然是恢復性的過程中,呈現的是慢牛行情。
白酒股觸底反彈,
慢牛行情或已到來
也有分析人士潑冷水,“接連的利好并不代表行業觸底反彈,如果不在營銷、企業管理與渠道建設等方面有所改善,行業將面臨更嚴峻的寒冬。”白酒業一位專家稱,雖然白酒股在資本市場上受到相關利好影響而受到青睞,但長遠來講還要看年底價格和銷售情況,不能盲目樂觀。
“白酒行業仍在經歷深度調整,需要在管理、營銷、渠道等多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而此階段國企改革有助于企業盡快走出調整期。”宏源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陳嵩昆認為,只有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白酒股才有希望。
白酒行業專家孫延元表示,當前白酒行業所面對的形勢仍然非常嚴峻,主要是受傳統政務消費和團購業務大面積缺失的影響,而培養民間和商務消費尚需一定時間。
“2015年仍將是行業觸底的過程,2016年有望止跌回暖。”孫延元預測,“大酒廠有望較快到出路,而小酒廠將大量被淘汰,行業集中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