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澳簽署了實質性結束中澳自貿協定談判的意向聲明,意味著歷時近十年的中澳自貿協定談判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中澳自貿協定將在4年內免除包括葡萄酒在內的93%的澳對華出口商品的關稅這一消息,引發了眾多葡萄酒行業人士的討論。那么,這一協定的簽署對于正在發展的中國進口酒市場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會否改變中國進口葡萄酒的格局?多位行業人士有著自己的看法。
澳大利亞葡萄酒不走價格取勝路線
——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中國區總經理 楊偉華
關稅降低對于澳大利亞葡萄酒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
關于澳大利亞葡萄酒關稅在未來四年逐漸降為零,我有三點內容想要和大家分享。首先,關稅降低對于澳大利亞葡萄酒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效果并不會立竿見影,而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其次,澳大利亞葡萄酒自始至終不是以價格取勝的。接下來幾年中,澳大利亞葡萄酒關稅逐漸降低會使中國進口商的成本降低,但是也不會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優勢體現的主要因素,因為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優勢在于其穩定的品質、多樣化的風格和高品質形象。第三,對于我們來說,要想讓中國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澳大利亞酒,除了品質的保證和價格的優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對消費者的培育和教育。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近幾年做了很多澳洲葡萄酒的精品推廣,同時在葡萄酒教育方面,相繼推出大師班、A+澳洲葡萄酒學校等,讓更多的業內人士、媒體和愛好者了解澳大利亞葡萄酒,提高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認知度。此外,我們還頒發年度澳大利亞葡萄酒杰出表現獎,旨在對在中國市場上積極推廣澳大利亞葡萄酒的企業及個人進行表彰。
進口酒價格回歸不僅僅是降低關稅的功勞
——上海睿玖葡萄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郭福生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逐漸趨于理性,也正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在去年商務部對歐盟葡萄酒啟動雙反調查的時候,就有一些經銷商轉而經營澳大利亞葡萄酒,此次中澳簽訂自貿協議,必然對法國酒的沖擊最大。早前,中國進口新西蘭葡萄酒實行零關稅,這并不會帶來太大影響,但澳大利亞和智利進口葡萄酒降低關稅則不同,因為澳大利亞與智利都是中國葡萄酒的進口大國。但是,降低關稅只是改變進口葡萄酒價格的一個因素,電子商務、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等也對進口葡萄酒的價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總之,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在逐漸趨于理性,也在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降低關稅會牽動中國進口酒全局
——德國漢凱起泡酒集團中國區首席代表 顧育平
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葡萄酒會逐步免除關稅,這是一個牽動全局的好事。
中澳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后,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葡萄酒會逐步免除關稅,這是一個牽動全局的好事。相比新西蘭等國來說,澳大利亞與二p國在葡萄酒方面實現貿易免關稅,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因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不論是在品牌還是在銷售基數方面都很大,品牌比較強勢,一旦關稅下降或免除,會給歐洲國家帶來一定的壓力,可能使得他們也會有相應的政策。我認為未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可能會跟英國類似,就是產品價格非常合理,沒有了關稅等稅收的影響,會回歸到最真實的價格,這也就能夠使得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喝到性價比高的進口葡萄酒。
簽訂自貿協定本身可能比降低關稅帶來更大利好
——澳大利亞天鵝釀酒公司中國區總裁 盧小龍
中澳自貿協定的簽訂也會推動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更進一步發展。
目前,中國瓶裝進口葡萄酒的關稅為14%,如果說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關稅降低為零,對其進口成本的影響在10%左右,反映到零售價也就是10%左右,這個幅度不算非常大,但是把這個10%放在進口葡萄酒逐漸親民化的大環境中來看,可以為澳大利亞酒的價格親民化提供一個有力武器。在此次中澳簽訂自貿協定之前,智利葡萄酒的關稅就有所下降,這使得智利酒擁有很強的價格競爭力,因而中澳自貿協定的簽訂也會推動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更進一步發展。
在我看來,澳大利亞葡萄酒在未來會受到更多關注不僅僅取決于價格的親民化,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中澳簽訂自貿協定本身,這會促成包括葡萄酒在內的澳大利亞商品進出口熱潮的形成,相信再配合關稅的降低,會有更多的酒商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產生興趣。當然,最終誰能夠在這個市場上獲得成功,還取決于產品的綜合特點以及運營商應對市場的策略。
降低關稅不能成為進口商的救命稻草
——彼得利蒙中國區品牌代表 席康
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關稅降低的問題。
現階段,法國酒在中國占據超過40%的市場份額,一是因為它們進入中國市場早,二是因為它們進行了良好的葡萄酒文化教育與宣傳,消費者對法國葡萄酒具有很高的認可度。但是在英國、美國等地,法國酒并不像在中國這樣壟斷著市場。對于一個健康的市場來說,可以存在主流產品,但是其市場份額不應該如此之高。隨著新西蘭、智利、澳大利亞等國的關稅的降低,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將會有所改變,法國酒的市場份額可能會降到30%左右,這也是一個正常的范圍。
但是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關稅降低的問題,不是說澳大利亞葡萄酒關稅的降低就會帶來很多利益,因為這并不是針對一個進口商進行的改變,而是所有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商。雖然,關稅的降低可能會促使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量的增多,也會對進口商的毛利提升做出貢獻,但是這不能夠成為一個進口商的救命稻草。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澳大利亞葡萄酒不是靠價格取勝的葡萄酒,即使關稅降低,其價格也不會觸底。
降低關稅可能會促進消費者進行跨境電子商務
——武漢進口葡萄酒行業協會會長 章程
關稅的降低會改變一些葡萄酒的銷售模式。
中澳簽訂自貿協議會帶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大眾產品方面,降低關稅會使得澳大利亞葡萄酒價格更親民,這樣能夠在中低端價位的葡萄酒中顯現出更為明顯的優勢。但是,對于高端酒來說,就算降低關稅也不會產生很大影響,因為高端葡萄酒消費人群并不會為這一點價格的優惠而改變他的消費習慣。
另一方面,關稅的降低會改變一些葡萄酒的銷售模式。現在,消費者購買到葡萄酒所花費的金錢可能一半都被中間商拿去了,然而在未來,消費者有可能直接從國外購買葡萄酒。這并不是空穴來風。目前,國家質檢總局、海關總署聯合上海、廣東、寧波等地方政府開始試點通過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其主要模式為“網購保稅”。所謂“網購保稅”是指跨境電商企業通過集中海外采購,統一由海外發至國內保稅倉庫,當消費者網上下單時由物流公司直接從保稅倉庫配送至客戶。試想一下,葡萄酒的關稅如果降為零,消費者就可以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進行“拼柜”而免于稅金的困擾。此外,隨著中國開往歐洲貨運列車的通行,未來快捷的鐵路貨運也會加速進口葡萄酒在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