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酒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進口啤酒6.4萬千升,到2012年,進口啤酒量達到11萬千升,同比增長71.4%;2013年,我國啤酒進口18.2萬千升,同比上升65.6‰而2014年1~8月,中國進口啤酒21. 95萬千升,同比增長91.6‰我們不僅從這些數據上看到進口啤酒的增長勢頭迅猛,也能從近三年糖酒會進口啤酒的參展情況看出酒商們對進口啤酒的日益提升的關注度。
德國啤酒獨占鰲頭,夜場渠道備受關注
剛剛結束的重慶秋季糖酒會雖然略顯冷清,但是記者卻發現一些進口酒商為進口啤酒增設了展位。這些酒商以往都是重點展出進口葡萄酒,而秋季糖酒會也開始引進進口啤酒。目前,中國進口啤酒主要來自于德國、荷蘭、比利時、韓國、墨西哥、美國等國家。而自2012年起,德國就取代墨西哥成為中國啤酒第一進口國,2013年德國啤酒進口量占進口總量的60.4%,同比增長了65.8%。
目前,進口啤酒在華東和華南的銷量非常大,一位來自廣東尋找進口啤酒的經銷商告訴記者,他從十年前就開始經營進口啤酒,但當時主要瞄準禮品市場,引進的也都是5升桶裝啤酒,但是卻沒有看到想象的效果,現在,他把夜場作為主要銷售渠道,不僅利潤率高,銷量也不錯。此外,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的提高,商朝渠道也成了他的主銷渠道之一。
進口啤酒緣何大幅增長?
今年重慶糖酒會,進口啤酒再一次成為酒商關注的焦點與今年上半年進口啤酒的銷量迅猛增長不無關系。而上半年,進口啤酒之所以有大幅度的增長,記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國內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者的需求多元化。目前,國內啤酒產品同質化嚴重,相互替代性強,以黃啤、果啤、無醇啤酒為主。而進口啤酒選擇多樣化,有黑啤、白啤、黃啤、果味啤酒、烈性啤酒等品種,并且有鮮明的品牌特色,包裝各異,賣點不同,啤酒文化特色鮮明,能夠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其次,2014巴西世界杯拉動了進口啤酒的增長。啤酒保質期較短,生產和銷售的季節性強,每年7月左右,都是啤酒銷售的旺季,而今年的旺季似乎來得更早更猛。除了今年進口啤酒整體形勢趨好外,也與今年6~7月舉辦的足球“世界杯”密切關系。國內外啤酒廠商紛紛抓住此次機會開展體育營銷,一方面促進銷量,一方面塑造品牌。據淘寶天貓的統計數據來看,在世界杯期間,淘寶天貓啤酒共銷售了超過3000萬罐,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近3倍。世界杯主題推廣拉動了國內的啤酒消費,也帶動了進口啤酒尤其是德國啤酒的增長。
第三,進口啤酒占據中高端市場,利潤較為豐厚。據調查,聽裝進口啤酒通常為500mL,價格在10~50元之間,與每聽330mL售價2.5~6元的國產啤酒相比高出不少。除了聽裝啤酒,德國啤酒還有5L桶裝規格,盡管價格相對較高,也非常受消費者歡迎。據一位重慶糖酒會的參展商透露,目前進口啤酒的零售價普遍是經銷價的2~3倍甚至更高,利潤空間較大。
目前,國內的啤酒以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為主要品牌,集中度高達80%,但由于啤酒生產成本的不斷增加,國內啤酒的價格也逐漸上漲,而進口啤酒的均價卻穩中有降。現階段,我國啤酒進口關稅率為0%,增值稅率為17%,此外根據每噸美元價是否超過370美元,征收250元/噸或220元/噸的消費稅。因而,進口啤酒的價格優勢逐漸突出。未來,進口啤酒或將以更加優惠的價格走入更多消費者的家庭,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捉“李鬼”、傷“李逵”,中國葡萄酒市場距離規范還有多遠
下一篇:“菲嘗”攜手“江小白”,能否打開進口葡萄酒跨界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