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江小白同時還是一間酒館的名字。疫情之后,這間酒館天天爆滿。有人開玩笑說,不會都是托吧?還真不是。
從酒廠長出來的一間酒館
成渝地區是全中國酒館酒吧最密集的區域。兩年前,江小白在這里開了一間酒館,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玩票吧?因為不管是從選址的角度,還是從跨界的角度,這家酒館一出道好像就有些BUG。
酒館后面就是重慶的照母山,山那邊的人氣過不來;周圍都是重慶偏北地區的寫字樓,離鬧市遠,不像是個搞夜生活的區域。 所以一開始,江小白酒館就給自己找了個特別充分的理由:為了方便員工下班后可以吃飯喝酒,所以在公司馬路對面,搞了個對外的酒飲食堂。
這就很好理解江小白酒館為什么長成現在這樣了。
首先你叫江小白酒館,既然把名字掛成了招牌,食材啊菜品啊得舍得花血本;然后從廚師到服務員,心情要搞好,福利待遇和江小白員工同步;更重要的是,酒廠開酒館的最大能力,是可以讓客人喝得好一點,避免喝到糊涂酒。
這里排除了酒的門戶之見。除了江小白自家的各種產品,威士忌、白蘭地、精釀啤酒等中西方美酒都被包容進來,侍酒師會為客人推薦同行釀的好酒,還會為客人調制好喝的混飲。在這家店,菜是為酒服務的。他們從中國八大菜系里挑出適合佐酒的菜,菜品開發上圍繞“下酒菜”這個自己定義的菜系來搞,什么菜搭什么酒,菜單上寫得清清楚楚。
如果你是一位落單的客人,說不定店長還會坐下來陪你小酌兩杯——“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這很重慶。很多人說重慶的城市精髓是江湖氣,見面熟,兩江四海皆兄弟。
但細細品味,不裝,不端著,或許才是這座城市的性格魅力。
到今天外界都不一定清楚這間酒館到底是哪一腳踢到了核心,突然就爆了。但有一點可能是原因之一:江小白所提倡的那種不要應酬型的酒文化,而是要開放型的三五好友飲酒體驗,在這家酒館里做到了基因的復刻。
三五好友,在北方的胡同或者西南的小巷,放下一天的煩惱,嘬嘬老味兒——中國人其實自古都是有小酒館傳統的。這家由酒廠開出的酒館,冷不丁地把新中式酒飲的體驗做到極致,然后它所溢出的那種“老味兒”和溫情,似乎更親近中國人的內心。
一間絕不追求翻臺率的酒館
做生意最難的是什么?賺錢。比賺錢更難的是什么?不以賺錢為目的,順便把朋友交了。
成都最火的某間酒館,1個服務員盯6張桌,江小白酒館,12個人盯14張桌。客人身子往后一躺,手往兜里一摸,他們馬上知道要遞個打火機。
客人試酒,除了白酒,服務員對其他七大烈酒酒種同樣如數家珍;客人討論來重慶到哪兒玩,服務員對于重慶的九宮八卦十七門頭頭是道,還能推薦一二。
如果說這些都是培訓出來的,是技巧;那么用心、眼睛里面有客人,客人是感受得到的。
永遠不催客人,是這間酒館在服務上的最低標準。哪怕你只點一杯酒,哪怕只剩下你最后一桌,只要不是故意想留在店里吃個早餐,服務員都不會用另外的眼神對你。
做酒廠,面對的是市場;做酒館,面對的是江湖。有一次,一位客人跑到收銀臺,說我是你們江小白江總的朋友,打個折吧?“請問哪位江總?”“你們江小白老板江總啊。”——以為江小白的老板肯定就姓江。最后,店長笑著給打了個老顧客的折扣。
不拆穿,不掃客人面子,這就是江湖,江湖就是做人做事,讓對方舒服。
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一位外地客人在門口猶豫半天,進來了又走出去,店長一下看懂了,立馬上去招呼,“您是一個人吧,要不我陪您喝酒聊天?”這一聊就聊成了朋友。一周后,這位客人在江小白酒館門口撞見另一位外地客人,居然很自然地打起了招呼,“你喝酒嗎?你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要不要一起喝點?”
結果兩人在吧臺開了兩瓶三五摯友,一喝一聊,發現對方居然是老鄉。從此,兩人都成為江小白酒館的常客。
所以說,一間酒館的氣質是什么?
這個世界很大,但獨獨不缺少一家酒館,缺少的是氣味相投的人。飲食偏好其實是很私人的體驗,扣人心弦的,還是人情味。
做一個小小的精神建筑
有人把喝酒分為三種境界,微醺,酣暢,酩酊。
三者之中,微醺最佳,也最難。因為你必須得克制自己,不克制就容易醉了。
兩年時間,從最開始所有人都覺得沒做過酒館,可能會做不好;到后來所有人都問江小白酒館會不會開連鎖,走出去。甚至還有不少人找過來,問可不可以加盟。
最后,他們得到的答案是,江小白確定不會跨行進入到餐飲業,餐飲行業比我們難做多了,這個酒館僅僅是我們的用戶體驗店。
保持謙遜,保持克制,這個無心插柳的酒館,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小小的精神建筑,是江小白把自己品牌性格做的一個延展。
做酒館跟做酒一樣,用心即門檻。
你沒有做過酒館,你沒有經驗,你是一個小白,但是你愿意在菜品上、服務上比別人多花好幾倍的力氣,慢慢來,最后還真做出了點成績,但是你依舊要保持謙遜和克制。
今天,這家酒館依舊只有十來張桌,暖色的燈光搭配胡桃木色的桌椅,熱鬧但不喧囂,很容易讓人放松下來。
有人問,既然生意這么好了,為什么不多加幾張桌子,這樣顯得人氣更旺。店長說,如果多加了桌子,客人說話的聲音肯定會相互影響,就不會是那種剛剛好的狀態。剛剛好,就是真實不做作,不高調也不刻意。
據說,好幾次江小白老板酒廠老板去晚了沒有位置,就坐在吧臺等位,吧臺旁邊一桌先是喝的白酒,后來說想試試威士忌。老板見了拿著自己的羅曼湖18年威士忌,很開心地過去敬酒、套近乎。
客人也不問他是干嘛,其實也不需要知道他是干嘛的,酒館里面無生人,拼了個桌一樣很開心。……這世界為什么會有酒,為什么會有酒館?為什么會有朋友?夜深人靜,三五摯友,坐在一起嘬嘬老味兒,體面也好寒酸也好悲傷也好痛苦也好,到最后不都是一杯酒嗎。
人間煙火味,自帶酒中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