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傳家寶,奮進新中國。10月12日晚間21:20,支云酒業的醬香傳承故事在山東衛視《傳家寶里的新中國》欄目播出。支云酒業總裁張煬作為節目嘉賓,向觀眾朋友講述了爺爺張支云以及家族世代釀酒背后的故事。
支云酒業的醬香傳承故事作為壓臺內容亮相最后一期節目,向大家講述了醬香泰斗張支云老先生的工匠精神與醬酒世家的傳承故事。
《傳家寶里的新中國》是山東廣播電視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的全國首檔大型融媒體故事秀。節目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重點扶持作品,聚焦“傳家寶”背后的奮斗故事,挖掘“傳家寶”的時代價值,講述“傳家寶”里所承載的新中國建立和發展歷程的記憶。
支云酒業總裁張煬作為“持寶人”,帶著家中窖藏50年的老酒來到了現場。這杯穿越半個世紀的老酒,不僅見證了中國醬香白酒行業伴隨歲月的成長變遷,更是蘊藏著茅臺創始級釀酒師張支云老先生的堅定信念與專業精神。
張支云被譽為醬香泰斗,13歲時進入茅臺鎮華氏“成義燒坊”(茅臺酒廠的前身)做學徒,成為掌酒師傅鄭應才的嫡傳關門弟子、華茅的正統傳人。
解放后,張支云與其他五位酒師進入國營茅臺酒廠,開創了茅臺酒廠的六大酒師時代。而今,六大酒師僅張支云一人健在,依然堅持于酒文化的醞釀與傳播。八十年的釀酒生涯,比茅臺酒的歷史更久遠。作為現如今中國醬酒資歷最深、最具權威的釀酒大師,世人尊稱他為“中國醬香型白酒祖師爺”、“茅臺鎮醬香型白酒活化石”。
節目中,張煬講述了爺爺張支云作為老一代匠人的釀酒故事——那個年代沒有任何現代設備,所有工藝流程的把握全憑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以及手腳感覺,調動所有的感官和經驗來做出準確的判斷。釀造茅酒傳統工藝之精妙,早已刻畫在張支云的腦海及生命的血液里。
酒亦有魂,承載著天地賦予的靈氣和精華,也承載著釀酒師的真誠與熱忱。支云酒業所生產的每一瓶酒,都是正宗的坤沙型醬香酒。嚴格甄選茅臺鎮本地產的堅實飽滿的紅纓子糯高粱,采用蘊含侏羅白堊紀礦物元素的赤水河水,從源頭保證支云酒的產品品質。
沿襲華氏釀造古法,108道工藝道道用心。支云酒的釀造歷時一年,經過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窖藏至少五年后才能搭配陳年老酒勾調,由調酒師將不同輪次、香型、酒齡的幾種到幾十種基酒按不同比例進行勾兌和調味,在舌尖與味蕾之間尋求平衡與層次感的最佳境界,至此方得一瓶地道的醬香好酒。
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三代傳承,堅守初心。作為家族中最年輕的嫡傳繼承人,張煬在投入醬香酒事業時更是一絲不茍,專注支云酒生產的每一個細節,希望將祖輩、父輩們惟精惟一的匠人風骨和精益求精的執著精神傳承下去,重新定義屬于這個時代的醬酒文化。
2017年,93歲的張支云攜嫡傳長孫張煬創立支云酒業。節目中張煬表示,企業之所以用爺爺的名字命名,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爺爺匠人匠心的精神和家族世世代代對醬香酒專注執著的信念,并督促自己將這種珍貴的精神傳承下去,用最嚴謹的態度,釀好每一瓶醬香酒。
上一篇:2019黃金大獎賽走進赤水河谷,哪些賽事亮點成功吸睛?
下一篇:10月18日,東進2000公里,川酒站上中國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