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內出臺限制“三公”消費的政策,采取措施打擊鋪張浪費的送禮行為,杜絕腐敗,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售價5000元以上的頂級葡萄酒銷售走低,但葡萄酒的消費氛圍仍然在潛移默化地增長,并從窄眾的高端人群向大眾的普通受眾延伸。這一點,從入門級及千元級別的葡萄酒銷售增長可以體現出來。
我們原以為市場會在2013年下半年復蘇,且繼續增加了進口高端產品的庫存。但頂級葡萄酒的銷售始終未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所以,這也使得我們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中國葡萄酒消費的未來走向。
通常,一個正常的葡萄酒市場應該呈金字塔結構,來自波爾多的高檔葡萄酒位于金字塔的頂端,中端是其他高品質的葡萄酒,而價格更為便宜的葡萄酒則位于金字塔的底部。然而,中國的市場卻呈現倒金字塔形的結構。有些人認為,高達50%的高檔葡萄酒都被用于公款消費。新政出臺以后,這些消費大多不復存在了。我們認為,今年政府公款消費現象將一去不復返。我們今年的年度規劃則更接近市場的真實情況。
從銷售表現看,2012年是銷量創紀錄的一年,也是從那時起顯現出了高端葡萄酒市場衰落的苗頭;2013年,我們的銷售額基本與同期持平;而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銷售增長了10%分析而言,人們雖然不再消費5000元一瓶的葡萄酒了,但愛酒人士依然可以花費1000~1500元來購買一瓶優質的好酒。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價位的市場十分活躍。與此同時,入門級葡萄酒的銷量更是大幅增加,消費者對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葡萄酒產品的興趣都在增長,勃艮第葡萄酒也頗受歡迎。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近段時間中國本土葡萄酒行業的快速發展,伴隨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產國,其行業規范化程度必將日益提升。國產葡萄酒行業的健康發展對進口葡萄酒領域也是有利的。以美國為例,在上世紀70年代早期,國內葡萄酒的消費有限,也只有一些大城市會消費少量的進口葡萄酒。之后,加利福尼亞葡萄酒開始興起,將大量美國人帶進葡萄酒市場。隨著市場規模擴大,消費者的口味變得日益復雜化,他們想要體驗一些新的東西——因此,他們開始嘗試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葡萄酒。美國更是成為一個匯聚全球頂尖品牌的一線市場。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也將發展成多元化、專業化的全球指標性市場。
渠道方面,網絡銷售的作用正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在葡萄酒消費領域,據我們統計,在傳統的線下市場,葡萄酒只占中國酒精類飲料銷售總額的5%.而在線上,這一數額則高達34%。一方面,網上的女性消費者較多,另一方面,網絡上的大多數消費者也更加年輕。葡萄酒剛好更能適應這兩類人群的消費需求。我們也正在重建公司自有的電子商務平臺,并同時在天貓與京東等門戶電商網站進行線上銷售。
總體而言,面對現階段并不十分理想的中國市場整體環境,自1996年起成立的ASC精品酒業已經開始恢復增長,因為中國人依然在消費葡萄酒,盡管高端葡萄酒銷售受阻,但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的熱情并未減退,價格較為低廉的產品和電子商務業務都在增長。ASC在這個行業要面對的問題,除了更好地向中國消費者傳遞葡萄酒文化,普及葡萄酒消費外,還有就是“有錢人的問題”,即賣的列級名莊酒還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