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鞍山市工商局委托撫順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對鞍山地區銷售的啤酒瓶商品進行抽樣檢測。共抽檢20批次不合格8批次,不合格率為40%。
對東北人來說,喝啤酒已成為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飲品。但你可知道,一個小小的啤酒瓶可能存在潛在的危險,甚至會危害到人們的身體。
抽檢20批次8批次不合格
昨日,記者在工商部門了解,根據遼寧省工商局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計劃,鞍山市工商局委托撫順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對鞍山地區銷售的啤酒瓶商品進行抽樣檢測。共抽檢20批次,合格12批次,不合格8批次,不合格率為40%。
本次檢測的相關標準為,玻璃瓶罐抗機械沖擊,玻璃瓶罐垂直軸偏差,玻璃制品玻璃容器內表面耐水侵蝕性能。用火焰光譜法測定和分級,玻璃瓶罐內應力,以及玻璃容器耐內壓力。通過本次在流通領域抽檢的樣品進行檢驗,不合格項目為,耐內壓力、抗沖擊。
不當搬運、存放或埋下禍根
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檢驗不合格的項目中,有的是在生產過程中沖入大量氣體,而玻璃又屬于易碎品,導致玻璃瓶性能不穩定。還有就在啤酒瓶在玻璃廠出廠時合格,但在運輸過程中不注意輕拿輕放,野蠻裝卸。受外力碰撞就留下禍根。
在啤酒瓶清洗線上,洗瓶、灌裝、殺菌、貼標、包裝等致使啤酒瓶互相擠壓,這些都造成啤酒瓶質量的下降。在啤酒儲存過程中,一些批零單位沒有理想的儲存倉庫,就把大量的啤酒瓶堆放在院子里或商店門外,除陰天下雨用塑料布遮蓋下外,其他時間露天存放,導致啤酒瓶內二氧化碳受熱膨脹,導致啤酒瓶質量下降。
而按照質量管理要求,啤酒瓶應定期更換,尤其在夏季,隨著氣溫升高,不及時更換將對消費者的身體和財產存在潛在的危險。
有破損的酒瓶杜絕對瓶飲用
根據《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樣檢驗辦法》和《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工商消保分局將對不合格的商品的經營者已進行立案調查。
消保分局檢測科呂科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鞍山很少發生酒瓶爆炸傷人事件,但不合格酒瓶確實存在安全隱患。此次檢測不合格的,在對經銷商進行通告的同時,還會對酒瓶廠家進行警告,必須按照國家的標準生產。而市民在引用啤酒時,雖不能直接辨認出酒瓶是否何不合格,但見到有破損的,或存放時間過長的,也要格外的注意,杜絕直接對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