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打造大單品成為掛在企業和酒商嘴邊上的話題,遠的如張裕解百納、杰卡斯、天鵝莊,近的有中糧名莊薈、聯想佳沃等3葡萄酒行業打造大單品的時機,真的來了嗎?
老實說,葡萄酒打造大單品并非今天才有的想法,是行業一直以來都有的目標:張裕解百納系列,去年公布的銷量是4億瓶,出口到28個國家,是名副其實的大單品。而中糧近些年推出的天賦葡園、成龍的有機葡萄酒等,都是走的這個路線。進口酒層面更是直接,杰卡斯、嘉露、天鵝莊等,都通過運營商和品牌打造確立大單品的地位。那么,在葡萄酒圈子里面打造大單品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現在的時機是否已經到了?
在葡萄酒紛繁復雜的產品結構中,通過某一款酒或者某一個品種的酒,撐起銷售的主體,我們就可以把它叫做大單品。里面涉及四個元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必須要夠,產品的銷量和銷售覆蓋率要高,對于行業的影響力和借鑒價值要有,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個性標簽:可以說,沒有品牌、渠道、產品和一定的獨特性,是無法成就大單品的,而這也揭示了在葡萄酒行業打造大單品的難度!
但是,一旦實現這一目標,其效益立即顯現。首先,銷量的急速攀升是最直接的體現。天鵝莊進入到中國市場,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大單品,其收效也是顯著的,使得天鵝莊躋身國內進口酒市場一線陣營。其次,大單品把營銷變得簡單。葡萄酒在國內發展起步晚,但是跟隨白酒,各種營銷嘗試一個都不少,很多人都說,現在葡萄酒營銷太復雜了,但沒人敢于放下這些營銷手段,因為你無法判斷其后果。而大單品的出現,則簡化了營銷成本,只要做好渠道區分。最后,大單品對于整體品牌的拉升是難以估量的!
那我們最后來研究關鍵問題,打造大單品的時機,真的來了嗎?
對于進口酒來說,打造大單品的一個核心要素是品牌的歸屬權,品牌掌握在國外酒莊手中,運營商不可能去為他人作嫁衣。而從現在來看,自有品牌的增多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現在的自有品牌并非憑空想象,更多是建立在一種自主知識產區的保護層面,這就意味著即使國外酒莊換了代理商,而你的商標仍然可以用。與此同時,中國運營商向上游產業鏈的反溯非常明顯,很多暢銷產品在合作之后,都會收購股份甚至直接買下酒莊,有強大的資本做后盾,品牌自主權的難題迎刃而解。
電商、云商、微商等新平臺的開發,為葡萄酒的“全民狂歡”提供了機會。專業的酒水銷售平臺比如酒仙網、1919等不說,即使是天貓、京東等大眾消費平臺,也開始運作葡萄酒,對于迅速擴大消費基礎,吸引大眾消費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借助新媒體和電商網絡,可以同步實現品牌理念傳播炒作以及銷售額的飆升,對于打造葡萄酒大單品有著天然的優勢!
最后不得不說,銷量和市場的提升是打造大單品的基礎。從去年開始,進口酒重新回歸量價齊升,增幅在30%上下;以幾大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國產葡萄酒,也重新回歸到10%以上增長。葡萄酒的消費基礎進一步擴大,這也有助于支撐企業和運營商打造大單品!
整體來看,葡萄酒圈打造大單品的時機已經到來,今年幾個重點品牌有望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