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酒前噴灑香水、根據年份判斷葡萄酒好壞、酒是陳的香......這些超雷人的葡萄酒品酒的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搖晃陳年佳釀,試圖讓瓶底沉淀溶解
真正懂酒的人都知道,陳釀的紅葡萄酒中會出現沉淀其實是司空見慣的正常事情。品質優良的紅葡萄酒在陳釀或長期靜置時,酒中通常會結晶析出,形成黑色的酒石晶體,也即這位朋友所說的沉淀物質(酒石酸)。這種結晶體雖然入口后呈現粗劣的口感,但它對葡萄酒的品質無害,它并不代表著葡萄酒已經變質,相反象征著葡萄酒的成熟和優質,通常被葡萄酒業內人士贊譽為“葡萄酒里的寶石”。所以,在飲用陳釀老酒時,如果發現瓶底有酒石結晶,切忌用力搖晃酒瓶,而應該使用專門的潷酒器對葡萄酒進行換瓶,以除去酒石結晶。
滿杯以表達誠意
對情誼的重視與表達可謂是中國酒文化的重心與焦點。飲酒時如果酒杯未滿,往往被國人認作是對對方的大不敬。因此,一些人宴請重要朋友或客戶時,往往參照白酒的侍酒文化那樣將酒杯滿上。其實,紅酒的一個魅力就在于它的香氣。靜止時聞是一種風味,把杯子搖晃一下也是另外一種風味。而且隨著人的心情不同,場合不同,感覺到的香氣也可能不同。倒酒倒上三分之一左右,可以很方便的搖晃酒杯,又不至于把酒撒出來,更利于品味紅酒的魅力。
品酒前噴灑香水
在品酒前如果使用香味較為濃烈的化妝品或者噴灑香水,實在是很為雷人的做法,因為氣味濃郁的化妝品或香水將掩蓋葡萄酒的香味,從而無法正常聞香與分辨葡萄酒的氣味。所以,品酒活動對周圍氣味的要求通常是無任何氣味且通風條件良好。
在各種狀態下品酒
其實,品鑒葡萄酒和飲用葡萄酒是不同的行為。第一,品鑒的最佳狀態應該為身體健康、精神良好時,這樣才能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力;而飲用葡萄酒則可在疲憊時進行。第二,品鑒的最佳時間為上午10點至12點,最好在飯前較為饑餓時進行,因為此時鼻腔、味蕾的感覺最為靈敏。而飲用葡萄酒則不必拘泥于此。
酒入口后立即咽下
許多人品味葡萄酒時,喜歡像喝啤酒、喝水那樣,入口后立即一口咽下。葡萄酒品鑒時,通常使用“12秒理論”來充分鑒別其酒體,即將入口后的酒保持在口中12秒左右,這樣才能深刻、全面地了解到葡萄酒的口感。如果時間太短或立刻咽下,則很難充分品味出酒的質量與風格。
手握杯壁
紅葡萄酒的最適飲用溫度一般為14-18攝氏度,白葡萄酒為8-12攝氏度。如果用手握住杯壁,將導致杯中葡萄酒的溫度上升,從而失去最佳飲用溫度。正確的做法是握住酒杯的杯柄或杯托,這樣既可避免手溫致使酒溫升高的問題,又可避免在杯壁上留下指紋,從而可以更方便地觀察酒體的顏色和澄清度。
葡萄酒年份判斷
酒標所標注的年份是當年采摘葡萄的年份,所以當年的天氣狀況對于那年產的酒影響非常大,年份也就成了選酒時一個很重要的參照標準。不過看年份要看的細一點,切不可把某一產區的好年份應用到所有葡萄酒上面去。每個產區,甚至細微到村莊都會發布每年的年份表,同一年份對于不同產區,其意義可能相差巨大。所以,法國2005年所產的葡萄酒不都比法國2007年所產的葡萄酒好。
看掛杯來判斷酒質好壞
掛杯只能說明兩個問題:一、酒精度可能比較高;二、酒中糖分可能比較高。假如某個產酒區當年氣候非常炎熱,糖分的積累速度便會很快,而其他風味的積累則趕不上。那最終釀出來的酒酒精度勢必比較高,在酒杯上最直接的反應便是掛杯。但可能酸度不夠,結構欠佳,香氣單調,寡然無味。
酒是陳的香
一瓶葡萄酒有一個生命周期,在裝瓶后會不斷成熟,甚至老化,最終死去。只有極個別特別優異的葡萄酒在裝瓶十幾年以后才會達到巔峰,但普通人還是別奢望了。有一些酒會在3到8年后達到頂峰,這已經足夠讓人興奮了。事實上,世界上90%的葡萄酒最好在產后一年內喝掉最好。
紅葡萄酒很澀,加雪碧
紅葡萄酒中的澀,原因是葡萄酒中存在單寧,是葡萄酒的精髓所在,如果沒有單寧就不是葡萄酒了。隨著葡萄酒越來越成熟,單寧會越來越不明顯,變得非常柔順絲滑。所以初次接觸葡萄酒的消費者們,最好選擇單寧不強的法國南部酒,或者3年以上的波爾多紅酒。
在品酒文化方面,東西方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雖葡萄酒品評通常沒有什么特定程序,飲酒方式主要根據場合和飲酒者的喜好而定,但關于品評基本的正確判斷還是不要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