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的最佳時機是何時
一天中的早晨和上午不宜飲酒,尤其是早晨最不宜飲酒。因為在上午這段時間,胃分泌的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脫氫酶濃度最低,在飲用同等量的酒精時,更多地被人體吸收,導致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較高,對人的肝臟、腦等器官造成較大傷害。每天的14:00時以后飲酒最為適宜,尤其是在15:00~17:00時。此時不僅人的感覺敏銳,而且由于人在午餐時進食了大量的食物,使血液中所含的糖分增加,對酒精的耐受力也較強。
飲酒的最佳飲量是多少
一般而言,人體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公斤體重者應相應減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換算成各種成品酒約為:52度白酒100克、啤酒1000克、葡萄酒800克。紅葡萄酒雖有益健康,但也不可過量飲用,以每天2~3小杯為佳。以上計算的飲酒量也不完全適合每個人,還要注意所有酒中不只含有酒精即乙醇成分,具體飲酒量因人而異。
白酒的配餐的講究有哪些
白酒配餐
中國白酒佐菜的目的在于讓用餐時的口感味道更和諧,讓酒、菜互相陪襯,為彼此增色,互添美味。口味濃重的菜,相配的酒自然也要醇厚,才能與之相應,清淡菜則必然要清淡的酒,免得破壞細膩的味道。
濃香型白酒,其風格是濃郁、猛烈,入口時一股濃香直沖肺腑,通常就應搭配一些味道重油水足的菜肴,比如油燜大蝦、京醬肉絲、獅子頭等。
清香型白酒,它的風格是清淡、素雅,所以喝這種酒時,就不宜吃太油膩、口味太重的菜肴。而應該搭配一些味道清淡、口感清爽的菜肴,如涼拌素錦、蝦皮白菜、素三鮮等。
醬香型白酒,又與這兩種風格不同,醬香醇厚,回味悠長,所以應吃一些味道鮮美的菜肴,比如西湖醋魚、滑汆蝦仁、開水白菜等。
其他香型白酒,包括鳳香型、兼香型、特香型、豉香型等。這樣的白酒有著與其他品種顯著不同的特點:香味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或清爽,或濃郁,或悠長,或兼而有之。因此特殊香型的酒,配菜可謂千變萬化,需要隨機應變。
白酒不能和茶、咖啡同喝,二者同飲會刺激血管擴張,增加心血管和心臟的負擔,危害極大。白酒不宜和大多數(shù)水果搭配,也不宜和海鮮搭配,海鮮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醇,可誘發(fā)急性痛風,酒精有活血的作用,會使患痛風的幾率加大。
白酒與養(yǎng)生
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一種偏見,認為紅酒、黃酒、啤酒的營養(yǎng)價值遠高于白酒,而白酒是傷身招災之源,將酒精傷身、傷胃、傷肝,甚至酗酒鬧事等一系列罪名都歸罪于白酒,事實上這是由于無節(jié)制的飲酒習慣使白酒在人們的認識中被妖魔化了。如果我們能夠養(yǎng)成好的飲酒習慣,飲酒有度,那么白酒不僅可以怡情解憂,從酒中覓得人生樂趣和雅趣,更可能成為養(yǎng)生益壽之佳品。
白酒有諸如紅酒、啤酒、黃酒所無法比擬的藥用價值,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就一直用白酒來解疲勞、提精神、祛寒鎮(zhèn)痛、強身健體。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適量飲酒可消冷積寒氣,燥濕痰,開郁結,止水泄,治霍亂瘧疾噎膈,心腹冷痛,殺蟲辟瘴,利小便,堅大便。”
藥酒制作代表了典型的中國式養(yǎng)生智慧,酒精即乙醇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具有極好的防腐作用,白酒中含有大量酒精,不僅能保存數(shù)年而不變質,而且更易于進入藥材的組織細胞中,促進中藥成分的置換和擴散,提高中藥有效成分的溶解。明代以后,中國的藥酒制作就大多以白酒為基。比如將龍眼、何首烏、雞血藤入壇加上好白酒浸泡,有補益精血、烏發(fā)益智、安神之功效;或以茯苓入白酒,有補虛益壽、強筋壯骨之功;或者以天門冬入酒,有潤五月、和血脈的作用。
上一篇:喝醬香酒的八大好處
下一篇:飲酒和品酒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