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儀中,禮是發自內心的敬仰和尊重,要通過一定的儀式表達出來。酒文化的風俗和禮儀,就是通過酒及其相應的儀式來達成和表述內心的禮敬。酒禮是中國傳統酒文化的根基,古代我國飲酒即與禮儀有密切關系。有些禮儀已形成風俗,沿用至今。中國的酒文化有它自己豐富的歷史,在幾千年的發展中,酒的禮儀也在不斷地發生新的變化。敬獻最尊崇的人和神,要用自己認為最珍貴的東西,才能表達出內心的真誠。在遠古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生產資料短缺,普通百姓人家很難有富足的糧食和水果來釀酒,生產的酒自然就很珍貴。同時人們缺乏對酒的科學認識,無法理解酒的成因,驚奇于酒的神秘作用,自然就把酒看做特別神奇的物質,也就順理成章地將其當做祭祀之中最能表情達的敬物。
我國古代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后坐人次席。長輩允許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在古代飲酒的禮儀還有:拜、祭、啐、卒爵。就是說人們在喝酒之前要先互相對拜以示敬意,然后將酒杯中的一小部分酒揮灑在土地上,以表示對大地生養之德的敬畏和感恩。然后才能品嘗酒味,并作出贊揚后,最后才能一飲而盡。
酒德也是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基礎。所以,古往今來,飲酒時除遵守禮儀外,飲酒時都非常講究酒德。歷史上“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等都是酒德的具體體現,F代社會飲酒也要講究“量力而行”、“能者多勞”。酒德還應包括生產者和經營者必須遵紀守法,不能見利忘義、制假販假、坑害顧客。有的酒廠制定了“實實在在釀酒,規規矩矩經營”的企業理念,這都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