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瓶茅臺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隨著乳白玻璃瓶的廣泛使用,茅臺酒廠逐步淘汰了老式白瓷瓶茅臺,與此同時,茅臺酒廠特制了一些顏色特殊的陶瓷瓶酒,這就是醬瓶茅臺。
紫釉陶瓷瓶茅臺酒出現在1980年前后。此色釉陶瓷,為明代景德鎮窯所創,以錳為主要著色劑,鐵和鈷起調色作用。
黃釉陶瓷瓶茅臺酒出現在1984年之前。傳統黃釉陶瓷一種是以三價鐵離子著色的石灰釉,屬高溫釉。黃色在我國古代一直被認為是尊貴的顏色,也是因為其特殊的顏色,更顯得其尊貴非凡。
黃麻釉陶瓷瓶茅臺酒實際上就是黃釉陶瓷瓶的一種病態的造型,是一種缺陷。造成這種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黏土類原料入釉漿前未受到細致粉碎,如果能有效篩取,并避免和可溶性鹽物料形成膠皮狀,則不會出現此類問題。其次,就是釉料作懸浮狀駐放之時,應避免外來灰塵污染,灰塵也是造成麻釉缺陷的主因之一。
黑黃釉實際上也是黃釉陶瓷瓶的一種成型產品,因為燒制條件的控制而產生的略暗于普通黃釉陶瓷瓶的現象。
醬釉也稱為柿色釉或紫金釉,是一種以鐵為呈色劑的高溫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較高,達5%以上。醬釉始創于北宋,定窯、耀州窯中均有燒造,以定窯醬釉著名。
80年代后期,醬瓶茅臺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直到2003年再度出現在和定制酒中,但其瓶身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
上一篇:葡萄酒也有“高、矮、胖、瘦”
下一篇:白酒真正酒齡的計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