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駐扎茅臺鎮期間,給后人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懸疑。索爾茲伯里在他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中這樣寫道,“當時,那些稚氣未消的紅軍戰士不知什么是茅臺酒,他們涌入街道兩側的釀酒作坊,用茅臺酒沖洗他們疲憊和打了泡的腳。”
“紅軍用茅臺酒洗腳的傳說究竟是真是假?”在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采訪董事長季克良的時候,記者提出了這個有些頂真的問題。這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者微微一笑說:“確有其事,但并非洗腳,而是用來療傷。”
季克良介紹說,1935年3月,紅軍轉戰黔北,兵分多路趕往茅臺鎮,準備三渡赤水,以甩開敵軍的圍追堵截。該月15日,紅一軍團教導營首先攻入茅臺,隨后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的將士也都抵達茅臺鎮。長途跋涉加上激戰連連,不少紅軍腳上起了水泡,身上有傷。這時他們發現茅臺鎮的大街小巷都是售賣白酒的鋪子,而白酒在民間一向有著消毒殺菌的作用,于是一些戰士便買酒來擦臉、擦腳。因為茅臺酒有舒筋活血、消炎去腫的功效,戰士們的許多小傷得到了痊愈。
紅軍用來療傷的茅臺酒也不是白拿白用的。茅臺酒廠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的貴州省檔案館里,還保留著當時一份由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副主任李富春簽署、張貼在成義酒廠門口的《保護茅臺酒通令》,通令表示,民族工商業應該鼓勵發展,屬于我軍保護范圍。我軍只能在酒廠公買公賣,對酒灶等一切設備,均應加以保護,不得損壞。望我軍全體將士切切遵照。聯系這份通令,更可見所謂紅軍曾用茅臺酒洗腳一事的夸大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