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友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在開鐮收割、清理禾場、農事既畢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屠宰羔羊,來到鄉間學堂,每人設酒兩樽,請朋友共飲,祝愿來年豐收,也是民間樂趣所在。
下田酒
江浙一帶每年第一天插秧,俗稱“開秧門”,又叫“開秧院”。開秧門這天(有的地方是前一天)舉行祭家堂,拜土地、拜三官,認為稻是天賜地益水養。祭后在田頭插上用黃表紙包裹的柳枝,表示已祭過土地了。開秧門要吃一頓酒,叫“下田酒”或“赤腳酒”、“開蒔酒”。早上每人要吃兩個雞蛋,主不浮秧。插秧能手插第一排秧。有的地方晚上請插秧手吃肉,插秧能手坐上席。這天,主婦要備好點心、飯菜、酒肉,要讓家人和幫工者飽餐,每人還要吃一個雞蛋。衢州一帶這天吃五餐,天亮起床吃馃,早餐吃兩個雞蛋;中餐菜肴要十二大碗,其中要有拳頭大的豬肉一大碗,稱為“種田片”。吃酒則要猜拳,但忌叫“猜拳”而稱“發叢”。酒后要吃饅頭。常山一帶有的備酒吃“蒔時飯”,請摯友鄉鄰,互賀吉利;來客不拒,并說“多請一個客,下半年多打一擔谷”。
洗腳酒
插秧結束,家中辦一桌酒席,招待插秧師傅,先祭家堂、三官、土地、稻神。祭祀完畢吃酒,有的還請親友赴宴,這叫“洗腳酒”。吃酒坐序以插秧能力為準,高手坐首席。酒席上有一盤咸鴨蛋,其中有一個整蛋是首席吃的,其余的是一剖兩半,每人只能吃半個。在吃洗腳酒時吃整蛋的人是很榮耀的。有些人其他酒不吃,但洗腳酒要吃,說是“吃了洗腳酒,寒氣濕氣都趕走”、“吃了洗腳酒,稻棵長過頭”。有的地方自播種之后,老祖父要把成房的兒孫聚到自己的房子住,吃了洗腳酒,各自歸房。蘇南稱此日為“汰腳日”。
做稻福
從開秧門到開鐮收割,要舉行幾次祭祀娛神保苗消災活動,以一個村莊或習慣的自然村落進行。推選一個主辦人稱為“頭家”,由頭家集資操辦。在當地的廟宇中設祭壇,供豬頭、豬尾、豬肋條肉和水酒,放鏡子、尺、剪刀等物,燒香禱告各保護神受香火酒肉,要他們滅蟲、消災、保苗,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有的還請道士念經。祭祀結束,敲鑼鼓,放鞭炮。有的絲竹合奏,抬著菩薩到所在村落的田頭消災,所到之處要插三角旗,顯示神來消災了。做過稻福后,三天之內不準挑糞,以保持清凈,便于諸神施法顯靈。
嘗新酒
當稻穗子呈“三棵中有二黃”時,要擇吉日嘗新祭神。嘗新之日在成熟的田里摘下先熟的稻穗,放在鍋里文火焙干,用白米做新米飯。在家設供桌,并置辦象征富貴的豬肉、魚、酒,點燭燒香,以新米飯、酒菜先祭三官,再祭灶神和祖宗;然后由家長將飯菜挑到田頭祭田公田母和稻神,感謝他們保佑豐收。然后全家人在一起吃祭過神的飯菜,頭一碗新米飯要給家主或主要勞力吃。有的還邀親友來吃新米飯。
開鐮酒
開鐮第一天各地均以不同形式舉行一番祭祀活動。有的地方先在田里摘三五穗稻,蒸熟后插在飯上,配上酒菜在田頭祭稻神、鐮神,然后吃開鐮飯,下田收割。
畫米囤
江南農村除夕日有“畫米囤”習俗。即在除夕晚上,用石灰在場上畫一個大圓圈,即所謂“米囤”。有的地方不用石灰,而用酒壺倒酒澆出一個圓圈來。米囤畫得越大,今后收成就會越好,放米的米囤就會越大。
落山酒
當蠶繭全部摘完,山棚拆除,蠶房門窗開放,諸事解禁,可以串門子了。這叫“蠶開門”。各家均辦酒席邀請親友鄰里相互祝賀,叫吃“落山酒”。有的落山酒分男女兩席,女席中蠶娘坐上首。有的只是自家人在一起吃落山酒,家中人對蠶娘表示慰問,預祝明年蠶養得更好。
敬土有谷
俗諺說:“敬老有福,敬土有谷!鞭r民普遍地敬土、愛土,崇拜土地,認為金木水火土,土最根本:金要土中開出來;木要土中長出來;土中有水,以土托水,無土無水;火燒的東西,也都來自土。舊時,農民虔誠地相信土地有神靈,奉祀田公地母、家常土地、當坊土地、山神土地,統稱“土地菩薩”,并認為土地菩薩最親最近。祭祀簡單,清香數炷,淡酒一盅。在民間傳說中,土地公婆是和顏悅色的。
撒酒祭田
在浙江金華,舊時,一年祭拜田公田婆至少有三次:首次在清明后下谷種前,擇吉日祭祀。祭者手拿一帖黃紙和三炷香,站在秧田下水缺口的田塍上,面向田畈祈禱田公田婆保佑全部苗秧壯大,祝畢將黃紙和香插在田塍邊,謂之“許愿”。第二次是在“開秧門”前,焚香燒紙,也叫“祭五谷神”。有的地方在碟中放肉片,供于田塍,人立田缺口,謂之“嘗甜頭”。也有的地方將一束稻草立標于排水之田缺,說此處為田公田婆棲身之地。第三次在開鐮前,稱“摘二穗黃谷”。黃谷插在兩碗米飯上,祭品豐盛,以報答田公田婆保佑之恩,謂之“還愿”。武義一帶,平時在田畈勞動吃午飯時,也要先撒少許飯菜和酒在地上,以示先敬田公田婆。
敬牛倌
有的地方,在插田這天,要擺設豐盛的插田飯,讓牧童坐首座;同時燒白米粥喂牛,以調養耕牛。春耕結束后,農戶要請牛倌吃一餐酒肉飯,俗稱“打散”。也讓牛倌坐上位,另送牛倌兩個白煮蛋,表示酬謝。養牛戶如果有牛犢出生,給牛倌吃麥糕,還要分贈給近鄰的牛倌伙伴麥糕,寓意眾牛倌都來關心愛護牛犢。
舊時,遼南、遼西一帶,鄉間以龍抬頭節為傭工執役日。傭者自此日齊至主家受雇,俗稱上工日。雇主于是日以酒宴款待傭工,謂之吃犒勞酒。
我國酒文化悠遠,早在夏、商、周三代,酒就與農業生產密不可分,在農業生產中,用酒活動十分廣泛,在長久的習慣驅動下,農業生產中的酒禮習俗也傳承至今。
上一篇:內蒙古大草原“豪爽”的酒禮習俗
下一篇:傳統節日酒禮習俗之清明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