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一季度,貴州茅臺比2012年一季度同比增長66.57%。洋河股份和古井貢超越黃金期,實現正增長,尤其是古井貢酒,增長高達34.38%。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依然是下滑的,后兩者處于腰斬狀態。
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隨之,各地區紛紛響應,出臺“禁酒令”。
而在稍早的11月19日,酒鬼酒被查出塑化劑超標2.6倍。隨之,塑化劑風波蔓延到整個行業。
受兩大事件影響,白酒行業結束“黃金十年”,陷入危機。從2013年初,無論是一線名酒,還是區域品牌,營收和業績都開始調頭下滑。業績腰斬、陷入虧損……行業哀鴻遍野,進入寒冬。
到了2015年,白酒行業已經開始觸底反彈。以2012年為參照物,至2015年、2016年一季度,哪些白酒企業已經回到歷史高點了呢?
數據顯示,至2015年,僅貴州茅臺與2012年相比,凈利潤增長17.46%,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依然是負增長。
同歷史高點相比,五糧液下滑37.98%、瀘州老窖下滑65.86%、山西汾酒下滑60.92%。洋河股份和古井貢酒相對較好,分別下滑12.79%和1.38%。
應對危機中,表現最好的是貴州茅臺,可以拿到100分,其次是古井貢酒和洋河股份,在80分以上。五糧液勉強及格,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及區域品牌全不及格。
巴頓將軍講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彈力”。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企業。
行業繁榮期,傻子都能掙錢,分不出好壞。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行業危機,是大浪淘沙,投資者很容易分辨好企業、差企業。
再看2016年一季度的情況。貴州茅臺比2012年一季度同比增長66.57%,按照這個數據來看,貴州茅臺不僅是回到黃金期,更是超越黃金期。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依然是下滑的。
五糧液在收窄,但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凈利潤還是腰斬的。洋河股份和古井貢已經超越了黃金期,特別是古井貢酒,增長高達34.38%。
區域品牌表現比較好的有順鑫農業、伊力特、老白干酒等,但整體還是下滑很嚴重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敏銳的資本,已經嗅到白酒復蘇的氣息,并提前布局。奧本海默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瑞銀集團、摩根大通銀行等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均選擇在一季度加倉白酒股。
貴州茅臺、五糧液、*ST水井、洋河股份、古井貢酒都有QFII的身影,其中茅臺、五糧液是QFII布局的重點。
進入五月,白酒股暴漲,應該與投資者跟進QFII有關。潛在風險是,警惕一些酒企一季度春節壓貨,到了下半年“變臉”,或者增長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