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慶啤酒為挽回業績頹勢動作頻頻,比如關停旗下公司、轉讓不盈利的項目、委托辦理理財業務等.業內人士認為,重慶啤酒的這種自救路線,未來一兩年之內或成一種常態。
重慶啤酒——這家西部區域性啤酒龍頭企業正在極力挽回業績頹勢。
12月16日,重慶啤酒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轉讓治療用(合成肽)乙型肝炎疫苗項目的議案》,鑒于重慶佳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已終止了治療用乙型肝炎疫苗項目的所有研究,為支持科研項目的繼續研究,佳辰生物與多家有繼續研究意向的公司進行了充分溝通,并在充分征求乙肝疫苗項目相關各方意見后,與江蘇孟德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達成轉讓意向。本公司董事會同意佳辰公司以協議方式將乙肝疫苗項目以人民幣1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江蘇孟德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而在此之前,重慶啤酒為了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已經關閉了永川分公司、終止了全資子公司——安徽九華山的所有生產業務,并且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資金收益,公司及下屬分公司多次辦理了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理財業務。
業績下滑嚴重
根據重慶啤酒公布的2015年半年度報告,重慶啤酒的業績表現慘淡,2015年上半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82億元,同比下降 23.05%。重慶啤酒日前披露的2014年年報顯示,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69億元,同比下降6.44%,凈利潤7343.52萬元,同比下降53.74%。
重慶啤酒將業績下滑更多地歸究于中國啤酒行業的大環境,“根據行業數據,2015年1至6月,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2456.91萬千升,同比減少6.17%。自2014年6月之后,中國啤酒行業開始出現負增長,截至2015年6月止,國產啤酒產量已連續下跌13個月,為近二十年首次出現的持續負增長”。
但在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看來,重慶啤酒業績下滑除了受外部宏觀環境影響外,內部因素也很重要,“重慶啤酒的整個產品線,并沒有根據消費群體喜好度的變化而進行調整,另外,高管、中層人員的流失,致使各方面士氣不足,對其業績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啤酒專家方剛對此表示贊同,“重慶啤酒業績下滑屬于意料之中。因為重慶啤酒目前正處于整合期,包括產品、人員等,整合期業績下滑難以避免”。
記者注意到,重慶啤酒年內因董事、高管人員的變動已多次發布公告,而今年辭職的董事、高管已達7人。
“從重慶啤酒本身來說,它經歷了一個大躍進式的擴張,包括華東地區工廠的建立,屬于沒有有效支撐的一種擴張,這種擴張在市場發展較好的時候還不明顯,一旦行業進入收縮期,其弊端就顯現出來了——不盈利,最終不得不關閉。”方剛補充說。
關停旗下公司自救
其實,在業績表現不佳的情況下,重慶啤酒也并非無動于衷。
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資金收益,公司及下屬分公司多次辦理了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理財業務。
今年10月,重慶啤酒發布公告,“鑒于九華山公司已連續多年虧損,為了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決定終止九華山公司的所有生產業務,并對銷售業務進行優化配置,九華山公司仍將繼續進行啤酒產品銷售業務”。
11月30日,重慶啤酒再次發布公告稱,“根據未來市場容量及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分析,目前及未來永川分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將會非常低。此外,為了保證所生產產品質量,需要保持對其設備、設施的繼續投入以及保持一定的生產人員配備。最終,這將導致現有及未來該公司單位產品生產成本昂貴,不利于市場競爭及業務發展,也為公司財務業績帶來沉重負擔。因此,管理層建議關停永川分公司”。來源:中國國際啤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