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因為新生代的崛起,還是因為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總之,白酒低度化已經成為一種顯而易見的趨勢。在這種倡導低度化,并且需求低度化的情況下,酒廠推出的低度產品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
多樣化的度數
低度酒,并不是度數越低就越好賣,這和當地人的飲酒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每個地區的低度酒定義也并不一樣。記者總結了幾個重點白酒市場的度數特點,每個地區流行的低度酒,或者說廠家主推的低度酒是有差別的。
在河南市場上,當地人需求的所謂低度酒就是42~46度的產品,據當地經銷商介紹,以前河南人最喜歡的是52度以上的高度酒,只有少部分區域飲用低度酒,比如商丘就流行飲用30多度的白酒,于是本省品睥都重點推廣52度的產品。而實現低度化也有洋河的一部分原因,洋河藍色經典的口感比較綿柔,雖然也有52度的產品,但是和本地傳統的酒水口感很不相同,而當藍色經典起量以后,消費者逐漸對低度口感認可起來,此后,古井年份原漿在河南市場上主推46度的產品,銷得也不錯。此后,河南市場上42~46度的產品逐漸增多了起來,甚至在大眾酒市場上,40多度的產品銷量高于50多度的產品。賒店青花瓷只在南陽主推52度的酒,但是其他區域上主銷的是46度的產品,借用當地經銷商的一句話:優勢打不過趨勢,河南飲酒度數在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就算企業如何宣傳高度酒的好處,消費者也不會輕易選擇了。此外,有經銷商提到,河南人之所以喜歡40多度的白酒,也是受到了山東市場的影響。河南和山東的菏澤、濟寧地區交界,受這兩個市場的影響,消費者也慢慢將飲用白酒的度數降低了。當記者問到河南還會不會出現更低度數的產品,該名經銷商認為應該不會,畢竟中原人的口感習慣已經形成,恐怕不會輕易改變,更低度數的白酒河南人普遍不喜歡。
湖南市場上一向以52度酒為主,銷量較好的白酒來自湘窖和酒鬼的產品,記者在調查時,當地經銷商說到湖南市場的低度化現象并不明顯,因為這是由消費者多年的口感習慣以及區域特點所決定的,湖南人一直喜歡高度酒,但是低度化是全國白酒的一個大趨勢,所以酒廠也在逐漸調整。去年湘窖推出了“問情”系列,度數不是常規的52度,而是50.8度,目前企業正在市場上推廣,且不說是否能夠成功,單從度數上來看,企業也在做下調度數的工作。
江蘇市場上以38~46度的酒為主,洋河去年推出了微分子酒,度數分為兩種,分別是33.8度和43.8度,產品的賣點則是“40度的口感,30度的酒度,20度的后果,十分的綿柔,百分百的滿意”,從消費者的評價來看,該產品頗受消費者的喜愛。
山東人普遍喜歡40度以下的低度酒,32度、34度、36度的產品比比皆是,甚至有些酒廠為了做出差異化,曾經推出過20多度的白酒,不過最終還是失敗了,有業內人士提到,低度化并不是一味地做低,還應該考慮消費者的感受。
低度酒多樣化由哪些因素決定?
從市場情況來看,低度酒已經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那么,這些度數是由哪些因素來決定的,或者說,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低度酒出現。
第一,環境所致,消費者追求健康的理念。現代消費者都十分注重健康,他們認為飲用高度酒缺乏舒適度且飲用的量不能太大,而低度酒入口比較順,消費者飲用時容易接受。再加上新生代消費者受葡萄酒等品類的影響,他們更愿意嘗試一些低度數的白酒,這些大環境都決定了酒企在度數上要進行調整。
第二,酒體的創新。經歷了這么多年的發展,酒企也在思考產品層面上的創新,而酒企降低產品的度數就是為了尋找一種新的酒體感受,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市場上會涌現出多種度數的產品,從20到50度,在不同的市場上,它們都能稱之為低底酒,比如湖南市場上出現52度以下的白酒,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低度產品,而山東、浙江、東北等市場上,恐怕20度以下的
才能稱之為低度酒了。
第三,中國消費群體的多樣化。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飲酒特點,消費者需要酒企詳細劃分,如果真正做到這一點,這意味著度數方面將會發生更大的變化,會出現更多度數的產品。
第四,企業自身的技術優勢。目前來看,每家酒企都有自己的主推度數,但是它們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創新,一是為了適應當前的低度趨勢,二是為了迎合多元化的消費人群.不過,廠家如果不對產品重點推廣,那么生產的這些多元化的低度酒,也很難被消費者廣為接受。當然,這還和酒企掌握的技術有關系,結合自己的技術優勢生產出最好的度數,而不是為了跟風,去生產一些低度酒。
第五,相關政策的推動。根據資料顯示,低度酒的先河是張弓酒開創的,其在1975年就推出了38度的產品,此后兩個國家級的會議更是加速了低度化的發展。第一次是1978年12月的“全國名優白酒會議”,在此次會議上,張弓的低度白酒生產經驗被推而廣之。之后,各地白酒企業紛紛到張弓酒廠學習,研發各自的低度白酒。低度化首先在濃香型酒上推廣,而后是清香、醬香等。第二次,在1987年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會議上,輕工部提出了四個轉變,即“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蒸餾酒向發酵酒轉變,糧食酒向水果酒轉變”的發展方針。此次會議明確提出在兩年內,要使低度白酒和降度白酒產量占到白酒總產量的40%以上。此后,2004年年底,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門聯合出臺了《全國食品標準2004~ 2005年發展計劃》,對白酒標準作了重新調整,發布實施的新標準將高度酒上限調整為68度,低度酒下限則由原來的35度下調到25度,這也進一步推動了白酒度數的下調。
低度酒的上限和下限
在這種低度化的熱潮中,有些企業迷失了雙眼,為了生產更豐富多樣化的產品,他們甚至推出了更低度數的白酒,但是事實是怎樣的?消費者并不買賬,可見白酒并不是度數越低就越好。而上限在哪里,記者認為應該是40多度,因為根據調查,最適應當前消費者的主流度數就是這個度數!對于有些地區來說,40多度的酒算是中度酒,但是對于一些習慣飲用高度酒的地區來說,這個度數卻是低度酒的范疇。
面對低度化的潮流,企業應該對低度酒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在酒度創新時,需要考慮市場的消費特點,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但是低度化不意味著一味走低,而且,度數也和企業的推廣有一定關系,消費者是需要培育的,山東白酒企業集中推廣了低度酒,所以當地人對低度酒十分青睞,而河南市場上所有酒企集中推廣了42~46度的產品,所以以前飲用高度酒的河南消費者,也開始習慣了這種中度酒。企業目前已經在低度化上實現了技術層面的研究,但是并沒有在其功效上進行廣泛的宣傳。酒水是一種情感類的消費產品,因此企業可以在“健康”上做一些文章。雖然功能性白酒一直在這方面努力,但是卻一直沒有獲得大范圍的認知,因為其本身就缺乏消費群體,而且消費者一時之間也不會廣泛地去飲用功能性的產品。但是白酒不一樣,它本身就有眾多的消費群體,再加上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低度白酒也會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上一篇:三得利推出美容啤酒!
下一篇:酒商競爭 人民需要什么樣的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