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已拉開帷幕,參會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紛紛為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建言獻策。
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大湖股份董事局主席羅祖亮向記者表示,希望能加快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修訂進度加強白酒市場準入監管。
根據中國糖酒快訊研究中心資料證實,全國共有白酒生產許可資質企業9000多家,其中規模化白酒企業僅有1228家,未注冊的白酒廠及家庭作坊則不計其數。“散、小、亂、差”現象突出。據不完全統計,僅湖南省就有酒類生產單位近萬家。這些“酒廠”大部分為小企業或家庭作坊,廣泛分布在全省各鄉、村,規模很小,技術水平低,設備簡陋,產品質量低劣,污染嚴重。這些“小酒廠”、小作坊都是“無煙工廠”,有的既無生產基地又不釀酒;有的是有生產基地但不釀酒,全靠“三精一水”勾兌;有的全靠低檔基酒稀釋包裝上市;有的則干脆靠回收高檔酒包裝制假牟利。有關部門對上述“散、小、亂、差”的“酒廠”監管嚴重缺位,致使白酒生產和市場銷售十分混亂,假冒偽劣白酒層出不窮,假酒毒酒現象時有發生,白酒行業的誠信度嚴重受損,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
2013年下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啟動了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修訂工作,目前正處在聽取意見、審查修改階段。為了提高白酒質量安全整體水平,促進企業依法生產,誠信經營,必須加快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修訂進度,加強白酒市場準入監管。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大湖股份董事局主席羅祖亮提出建議:
1、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切實加強領導,加快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修訂進度。該工作從2013年下半年正式啟動已經歷時一年多,社會各方翹首以待盡早出臺,建議最遲2015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修訂工作,201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2、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總責,聯合工商、質檢、媒體等相關部門,按照新修訂的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標準,對原已發證的企業進行重新認證,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企業強制退出;對無生產基地、無生產技術力量、無生產許可證等不符合生產要求的堅決予以取締;嚴肅查處倒賣、出租、出借生產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同時,加強白酒流通銷售環節的監管,對現有銷售的白酒質量進行嚴格監管、監測,及時向社會公布抽檢信息;嚴肅追究生產銷售假冒偽劣毒酒致死人命的單位和個人的刑事責任并公之于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