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傳統零售企業彼此之間視為對手,而面對廠商,又是一副店大欺客、舍我其誰的派頭。而像茅臺這樣的白酒巨頭,又有自己的一套做派,讓銷售企業頗有微詞。不過,面對白酒行業已經到來的嚴冬,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潮流,白酒行業的領頭羊貴州茅臺和中石化走到了一起。
貴州賴茅酒業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股東包括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等。這意味著,在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潮中,高調的中石化不僅要賣水,還要賣酒,而相對低調的貴州茅臺將攜手中石化重新打造新的賴茅酒。
業內人士認為,賴茅酒的合理定價為50元到300元,也有人士稱200元到500元之間比較合理。有白酒專家認為,茅臺應該將賴茅酒定價在200元以內,作為單獨的品牌,賴茅酒可以有多個價位。相對于曾經高達千元以上的茅臺酒,賴茅酒走的則是親民路線。而這種定價上的變化,也意味著茅臺在經營思路上的變化。那么,茅臺酒放下身段推低價酒,是否能夠給面臨嚴冬的白酒行業帶來春天的氣息呢?華龍證券高級投資顧問任亮對此進行分析。
目前來看,整體白酒行業積極的布局與跨界的合作已經是行業的一種趨勢,白酒的銷售交流方式以及渠道逐漸呈現大量多元化一種方式,我們看到一些網上白酒的企業跟互聯網企業合作,再推出一些白酒促銷,這也是它們不斷在轉變自己營銷方式的一種手法。所以目前來看,由于現在白酒整體行業處在一個相對比較困難的時期,他們使用這種原來的渠道經銷已經不能滿足白酒供應商的利潤需求,所以但是到底未來效果怎么樣,還是看白酒的定價,以及中國目前國內消費整體水平,可能在未來選二三線白酒,它的市場銷量比原來處在一線的白酒銷量應該更好一些,在老百姓當中它們可能更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而像原來一線的白酒,如果放低自己的身價進行這種銷售,對市場的沖擊還是比較小,而且在老百姓當中,雖然原來售價比較高,大家都在仰望的一瓶白酒雖然價值降下來,但是在老百姓心目當中接受度還是有疑問的。所以目前來看,整個白酒一線、二線、三線都是處在一個相對比較焦灼的競爭過程當中,跨渠道、跨行業合作是整個趨勢,但是效果到底怎么樣,取決于比較多其他的因素。我個人認為白酒的冬天才剛剛來到,整個行業的冬天也剛剛來到,它們未來的競爭將是白熱化的。現在開始多渠道跨界合作,是整個行業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