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舉行的第五屆香港國際美酒展開幕式上,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言稱,自從2008年特區政府宣布取消葡萄酒進口稅以來,香港葡萄酒進口總量由2007年的2億美元飆升至2011年的12億美元。如今,香港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紅酒拍賣中心,去年拍賣成交總額約2.3億美元。而在內地,收藏白酒漸成風氣,收藏圈子日漸擴大。
香港紅酒收藏火熱
“開一瓶1982年拉菲”――這個不少影視作品中常見的“炫富”橋段成功將其包裝為奢侈品。不過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五大傳統紅酒拍賣行――AM&C、扎奇斯、佳士得、蘇富比和HartDavisHart的葡萄酒拍賣成交額下降至1.6億美元,降幅達25%。其中,拉菲價格持續下滑,經典年份如2000年和2005年份較去年中期的峰值下跌超過25%。買家將注意力從波爾多一級莊向下轉移,開始關注名氣較低的莊園,或是別的名酒產區,如勃艮第、羅訥、加州等。有數據顯示,香港仍然主宰著全球葡萄酒拍賣市場,五大拍賣行47%的交易額在香港完成,美國占35%,歐洲只占18%。與之相對的是,內地拍場上越來越少見法國名釀的專場,倒是珍稀陳年白酒的行情看漲。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同樣從法國引進的紅酒,在香港拍賣不用交稅,而進入內地拍則需多交40%的奢侈品稅,使得部分機構無奈放棄了這塊“雞肋”。
內地白酒吃香
“內地市場還是更接受白酒和洋酒!币幻麖V州拍賣業人士稱,近年來,以茅臺酒為首的高端白酒成了收藏界的新寵。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茅臺酒的拍賣金額就達10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白酒拍賣金額的93.6%,收藏白酒的圈子也日漸擴大。鐘愛白酒的藏友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不久前以5萬元一瓶的價格買了一批上世紀80年代初生產的茅臺,準備長期收藏。而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某知名白酒品牌涉嫌塑化劑超標事件也讓部分藏家對陳年名酒的價值看高一線。“盡管現在消費級的名酒價格時有波動,但從整體上看,糧食、人工等成本仍逐年增加,而上世紀80年代以前釀造的白酒可能出現的污染問題更小,因此保留下來的老酒顯得彌足珍貴!蹦壳,知名品牌的高度數(50度以上)原漿酒和產量非常小的珍惜品種最受市場歡迎,部分制造精美又具紀念意義的酒瓶身價也超過了一些藝術瓷。
記者了解到,在陳年名酒的收藏者隊伍中,有的因為喜歡喝酒而收藏,有的不喝酒但喜歡中國的酒文化,有的是為送禮而收藏,更有些是出于投資,看好白酒收藏升值空間。2007年,國內開始出現收藏茅臺酒的群體,而大規模的拍賣,則是近幾年的事,入市早的行家囤積了一批老酒,有的四五年獲利達到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