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威英博發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2014年,百威在中國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到了7.16億美元,同比增長29.0%,利潤率也上升到18.5%;得益于不斷并購,去年該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6.8%。
百威英博2014年全年在華產業規模同比增長了1.6%,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2%。百威年報中預測從2015年2月26日到11月24日中國啤酒行業產業規模將會較2014財年下降4%。從近期公布的2014年1月到12月中國全國啤酒產量4921.85萬千升的數據來看,同比下降0.96%,實現了十年來中國啤酒行業產量的首次下降。作為在華的外資企業,百威卻在不斷的并購和產品結構調整中保持了穩步增長。
百威公司認為企業在中國實現逆勢增長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并購重組
經過重點品牌的重新組合,2014年,百威,哈爾濱,雪津啤酒這這些重點品牌占到了集團組合的73%。這樣的投資組合使得產品銷量在2014年同比增長了7.8%,其中第四季度同比增長7.0%。在原本基礎下核算下公司2014年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5.9%,加之最近收購的子公司(金士百、大富豪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應該可以達到16.8%。
通貨膨脹帶動產品價格上揚
2014年百威公司在中國的每百升的收入增長了9.9%,其中第四季度每百升的收入增長了12.6%。除了集團品牌的重新組合起到了強大的推動力外,也得益于中國的通貨膨脹。使得價格得以大幅度上揚,百升收入穩定提高的提供了條件。年報中指出,預計公司在2015年的中國啤酒市場的銷量將恢復增長,這主要是基于中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國情,百威相信就此也可以彌補百威集團在國際市場環境中不利的外匯影響。
控制成本
進口大麥價格上漲等直接帶來啤酒產品的成本上升,報告中指出,公司要持續改善每百升銷量的混合成本,以抵消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達到節支采購費用的目的。
打造高端產品 提升品牌形象
為了進一步維持百威的標志性品牌價位,公司已經增加了鋁瓶啤酒和“大師臻藏”。這兩款系列酒不僅是是酒廠中增加的超長流水線,還是集團公司重要的投資組合。
有專家指出,啤酒行業的增量大盤時代已經過去,當增利成為企業戰略轉變的頭等大事時,產品結構急需向中高端集結。近期國內瓶裝啤酒比例下滑,易拉罐逐步成為主力,并成為企業盈利的主要品類。
當前消費環境變化主要是"三公消費"被限制帶來的連帶效應,同時還由于食品安全要求提高,使得原本粗放型市場向質量提升,以優質中高端啤酒拉高產品線路,提升品牌形象,是當下大酒企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