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內蒙古釀酒行業的領軍企業,河套酒業在大會上一舉摘取三項桂冠——國家級白酒評委、河套酒業總工程師任國軍榮獲“中國白酒工藝大師”稱號,國家級白酒評委、河套酒業酒體設計中心主任張紅梅榮獲“中國評酒大師”稱號,河套酒業的《白酒固態發酵機械化生產設備的研究及利用》科研項目榮獲“第二屆中國白酒科學技術大會十大優秀科技成果”獎。在中國白酒最頂級的科技盛會上,河套酒業連奪三魁,彰顯了企業的先進科技創新、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和釀酒先進技術水平,成為行業翹楚。
科技創新 推進企業持續發展
近年來,河套酒業不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白酒科研和技術創新。開發研究白酒機械化生產,河套酒業在傳承了白酒固態發酵傳統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和改革,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實現白酒釀造過程的機械化,改變了中國白酒千百年來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做到了清潔衛生、安全標準生產,實現了循環經濟和生態釀造,成為中國白酒釀造史上的一次飛躍,為中國白酒業闖出了一條新路子:河套酒業釀酒機械化生產被著名白酒專家沈怡方稱之為”這是中國白酒生產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著名白酒專家高月明則認為“河套酒業開創了白酒機械化生產的新紀元。”河套酒業依靠科技創新,改進釀酒生產工藝,解決了一些長期難以解決的釀酒技術性難題,尤其是在釀酒工藝過程中,采用長期儲存,中、高溫曲,引入河套地下優質礦泉水,運用傳統的固態發酵工藝,采取分層蒸餾、分段摘酒、分級貯存,對原酒進行長時間的陶瓷壇儲存,充分利用原酒在貯存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和化學反應,改善原酒的感官風味,促進原酒品質的提高。儲存期滿后,采用國際上先進的色譜儀、光譜儀等檢測設備對原酒進行理化指標分析,國家級品酒員再進行感官品評分析,根據不同產品在質量和風格上的要求進行勾兌組合,使白酒自動化管理系統和人工品評相結合,從而形成了以五種糧食投料、中高溫大曲、優質泥窖發酵、不銹鋼鍋蒸糧餾酒、量質摘酒、分級儲存、白酒自動化管理系統為主的一整套科學、合理、規范的河套白酒生產工藝,實現了河套原酒產量質量的提升,研發出了濃香型、清香型、復合香型、營養保健型四大河套系列酒,確立了河套系列酒“窖香幽雅、綿甜醇厚、協調甘爽、味凈香長”的北方淡雅濃香型白酒的典范。
人才戰略 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
為充分調動廣大科研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河套酒業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條件,全力支持科技人員搞科研開發。同時還與區內外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技術合作伙伴關系,進行白酒技術的研發與合作,建立了長期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企業培養和儲備了一批優秀的釀酒人才,企業有國家級白酒評委7人,自治區級白酒評委11人,其他各類技術人員400多人。同時企業擁有自治區釀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治區級技術中心、河套酒類檢測公司,先進技術設備50多臺,確保了河套酒的至純至真品質。科技創新,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但培養了諸如任國軍、張紅梅為代表的眾多科研技術精英,更為河套酒業帶來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多年來,企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地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在釀酒微生物研究、基礎研究、工藝研究、產品研發等方面獲取國家專利32項,其中就有5項為機械設備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