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中國啤酒市場上最吸引人的資產——燕京啤酒,或許最終要引入海外投資者了。
彭博社2月9日報道稱,中國第三大啤酒生產商燕京啤酒計劃將大約20%的股份出售給外國戰略伙伴,據不愿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說,該公司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聯系了潛在的包括海外啤酒商在內的投資者。按照目前的股價,作價約7億美元。該公司2月9日A股收盤價上漲1.7%,達到7.93元,這使得公司市值達到36億美元。
燕京啤酒證券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否認這個消息。不過,有關燕京啤酒要引入買家的傳聞由來已久。燕京啤酒是國內三大啤酒集團中唯一一家沒有外資合作伙伴的啤酒企業,其控股股東為香港上市的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加上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三的地位,使它成為目前市場上最受覬覦的啤酒公司之一。
在其他對手借助資本力量,通過全國擴張完成布局的時候,燕京的擴張明顯落后。
2013年市場排名中,華潤雪花銷量為1172萬千升,青島啤酒870萬千升,百威英博為655萬千升,燕京為571萬千升,看上去,燕京與雪花以及青啤的差距不小。
銷量最大的雪花啤酒是華潤創業與英國釀酒商SABMiller的合資企業;青島啤酒微博作為第二大啤酒制造商,根據2013年公告,日本朝日啤酒公司持股19.99%;排名第三的百威英博2004年以7.38億美元收購哈爾濱啤酒,讓其承擔“鋪量”任務,并持續擴張策略擠入前三。
而在2014年,這個差距或將繼續拉大。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啤酒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啤酒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一整年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4921.85萬千升,同比下降0.96%。從7月以來,連續6月啤酒產量出現同比下滑。國內啤酒產量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滑。
而伴隨行業不景氣的是,行業集中度加大,強者愈強。根據國泰君安國際的報告,2014年前9月,4家最大的啤酒生產商的市場份額達70.6%,較2013年的64.6%大幅上升。
從公開可見的3家國內品牌的財報分析,燕京啤酒的營收增長僅為對手的一半左右。2014年前三季度,雪花啤酒的營收約為236.75億元,同比增長7.2%,青島啤酒營收257.37億元,同比增長6.38%;燕京啤酒營收為122.4億元,同比增長3.25%。
公開資料稱中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到34.2升/年,已經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約33升/年,借著行業高速增長之勢輕易獲得增長幾乎不太可能,不想被強者擠壓,引入戰略投資增強實力,或是最佳也是唯一選擇。
而對于想在中國啤酒市場有所作為的投資者來說,燕京啤酒也是中國啤酒市場最好的資產。中國啤酒市場從1990年代開始的并購潮中,規模酒企所剩無幾。目前中國年產量在20萬千升以上的啤酒廠商僅剩20多家,產量在10萬千升以上的廠商也不過40多家。
一個行業對手公司的管理層人士指出,由于燕京啤酒的國有性質,股權轉讓會有一定障礙。不過,為了發展,燕京啤酒最終會走轉讓股權的路子,轉讓給誰,則在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