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初時,曾撰寫文章預估當年的葡萄酒市場,提到兩個關鍵詞,即“品牌再造”與“格局重塑”,而經歷了這一年的調整,如中糧長城、張裕等領頭企業都對自身的品牌形象有了新的信息傳遞,中糧長城借勢APEC峰會吸引廣泛關注,張裕力捧大眾定位產品醉詩仙欲占市場先機;國外供應商、國內生產企業以及國內酒商之間的競爭與市場格局,也出現了各種新的變化,有些人退出了競爭舞臺,有些人則成為新晉明星。那么,2014年的硝煙已然過去,2015年,又會是怎樣的呢?在筆者看來,“變革”與“融合”將會是這一年中國葡萄酒市場發展風向的關鍵詞。
首先,變革。
“變革”這個詞,并不陌生。因其在很多領域都被頻繁提及,而就葡萄酒產業來講,變革是絕對的,如何變才是重點。
第一,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中,所以葡萄酒產業必須順應時代而變革。這是基于背景環境而進行的宏觀變革,包括購買方式、消費喜好等等。第三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太多新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概念正在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而這些將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與購買方式,所以,產業模式也必然在這個過程中開始變革。
第二,新的消費階層興起,葡萄酒需要新的產品與推廣方式適應新消費人群的需要。當80后已經年過三十,當90后步入工作崗位,新的消費階層也便逐漸成型,年輕人時尚、熱情、簡單、快速,他們對自身的需求一目了然,葡萄酒是他們認為享受人生的一種方式,而雞尾酒、起泡酒則是他們放松自己的方式。所以,包裝醒目、清爽、凸顯個性又頗具潮流感的產品會成為市場新寵。這是產品體系結構的變革。
第三,特定領域的消費減少,大眾消費者成為市場主流。隨著葡萄酒文化知識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多的普及,以往盲目跟風的非理性消費已經大幅減少,人們不再去漫天喊著要開一瓶多么貴的拉菲,而在特定領域的消費也受到限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機會靜下心來去品鑒葡萄酒,了解葡萄酒的價格與價值組成,他們會根據個人的喜好去選擇購買一瓶性價比高的葡萄酒產品。同時,符合大眾消費的產品也陸續面世。中國市場葡萄酒腰部產品的豐富,才是真正有效的助推力量。
再者,融合。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酒類行業的快速發展有所放緩,而在2014年,有些商企終不得不遺憾地退出這個舞臺。然而,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需要“抱團取暖、共謀出路”,所以,“融合”將會成為2015年的主題之一。
“融合”的形式可以有多種,如資本方對酒類企業的資金注入,酒類企業與相關聯企業之間的項目聯合,酒企與酒商的戰略合作,酒商與酒商之間的資源互補等等。同時,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還可借助新媒體、自媒體營銷方式,運用新的傳播途徑,開發新領域,從而找到突圍路徑。“融合”并不是簡單的收購整合,而是強強聯合或并購重組,是“1+12”的效果。像前不久“酒鬼封印”系列的重磅推廣,便是相關聯領域間相互融合而進行產品推廣的一個成功案例。在上海,也已經有很多資源互補的酒商聯盟體,共同在一定范圍的市場內推廣新品,達到效益的最優化。而吸納酒商成為企業新項目的創始人,與酒商共同開發創業項目,并根據一定的銷量配比為酒商提供股權的方式,也將會是下一步企業發展的新思路。
2015年,在變革與融合的思維引領下,適應新趨勢,采取資源與優勢互補的新做法,相信,春天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