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廠起源
衡水縣位于冀中平原滏陽河畔,古稱桃縣,隸冀州管轄。漢代時,縣城四周遍植桃林,每逢花季盛開,文士得便群趨品酒賦詩,后人曾寫下“桃城十里酒味香,醇厚甘甜好佳釀”的詩句,以記其盛況。到了東漢時,釀酒業萌芽,打著“桃城美酒”的名號,亦稱“滏陽之花”。
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衡水縣城內,有18家酒店。其中的“德源涌”酒店,因造橋工人常在此聚飲,飲罷,則贊其酒道:“真潔、好干”。后為人引用,特稱“老白干”。老即歷史久,白指酒色清,干乃酒度高。待知名度打響后,遂有“到了桃城不喝酒,白在市上瞎胡走”的民諺。
清人李汝珍在《鏡花緣》中,所寫的天下名酒,“冀州衡水酒”即是其一。其代表之酒品,仍出自“德源涌”。宣統三年(1911),城內的酒坊增至30余家,并遠銷至新加坡。1929年時,“福興隆”所出的佳釀,獲河北省國貨陳列館二等獎。
抗戰之后,衡水縣的釀酒業由盛轉衰,到了1946年,只剩下德源涌等16家酒坊。當地政府遂于該年將其合并,建成“衡水制酒廠”,恢復老白干的生產。1968年,改名為“衡水地區制酒廠”,又在產品上,冠上了地名。1976年試制降度酒成功,命名為“衡水特制老白干”。1993年,酒廠再易名為“衡水老白干酒廠”。
主要產品
衡水老白干
老白干酒以聞著清香、入口甜香、飲后留香著稱,酒度為67°,雖高而不烈,飲后不刺喉,且有“透節通關、注血和顏、解暑溫寒”之效,確是酒中佳品。杜子端曾詩曰:“酒仙能飲衡水酒,詩圣不再醉他鄉。”終究是酒度太高,量淺者懷有戒心。本酒沿襲其工藝,保持其風格。選用優質高梁為原料,以小麥踏制的清荏大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三排凈工藝,經低溫入缸、地缸發酵、酒頭回沙、緩慢蒸餾、分段掐酒、按質貯存,在精心勾兌等工序后,陳貯一至三年而釀成。
品味殊榮
衡水特制老白干屬清香型大曲白酒,酒度為38°。其特點為:清香味濃而不艷,度低綿軟而不淡,入口甜美而洌甘,回味悠長而不散。自投放市場之后,頗受消費者歡迎。王學信賦詩贊道:“桃城美酒醉人香,十里橋頭話知長。古來多少杯中客,綠蟻新醅共舉觴。”
本酒曾于1978、1979及1989這三年,分別獲得河北省優質酒、名酒及優質產品稱號。1984年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銅杯獎;1993年時,再攀至頂峰,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現主銷神州各大城市,并有意進軍國際市場。
上一篇:山西省永濟縣桑落酒廠
下一篇:山西省祁縣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