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市場期待已久的老白干酒終于公布了“混改”方案。這是白酒業內首單正式落地的國企改革方案。12月2日的A股市場上,老白干酒復牌后即一字漲停。
市場人士認為,老白干酒改革方案出爐,后續白酒國企改革也將陸續啟動,因此有改制主題的標的仍有估值修復的空間。
老白干酒啟動改制已經一個多月時間,10月20日就開始停牌。其“混改”方案出爐后,12月2日一復牌,老白干酒開盤后就一字漲停,截至12月2日收盤,老白干酒收報于28.82元/股。
顯然,老白干酒的“補血”定增計劃受到市場追捧。據記者了解,在推出8.25億元定增計劃的同時,老白干酒也推出針對830名員工的持股計劃,成為首家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的白酒上市公司。
實際上,除了老白干酒之外,不少白酒企業的改革計劃都開始浮出水面。如近期中糧集團間接入主酒鬼酒,讓低迷之中的酒鬼酒引起了資金的密切關注。分析指出,中糧集團的入主引發了市場對酒鬼酒重組的預期,因而激發了資金的熱情。而此前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金種子酒、沱牌舍得等酒企都有過進行國企改制的相關公告。
“白酒行業仍在經歷深度調整,需要在管理、營銷、渠道等多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而此階段國企改革有助于企業盡快走出調整期。”宏源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陳嵩昆指出,一方面管理機制的理順與改善,有助于企業加強銷售與控制費用,有利于業績的恢復;另一方面,企業的中長期成長空間得到改善,有助于提升白酒股估值。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也指出,近期白酒板塊上漲與行業內國企改革預期關系較大。近一年來國企改革被國家政府委以重任,同時也成為資本市場炒作重點。白酒板塊15家企業的實際控制人中,11家都是地方政府,而當下白酒行業深陷調整期,遵循國企改革思路進行調整有助于自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