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已到了1月,一年中的開始月份。北方入冬已是明顯的寒冬季節。一年又行將開始。
如果正式從2013年算起的話,2014年是酒業深度調整期的第二年,也是酒業真正全面“重構”的第一年:簡要回顧,在這一年中,有許多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事件酒業仍然在延續它的發展脈絡。雖然,在這一年中的許多法則和規律,與之前相比,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怎樣與“2014年告別”這既是個問題,又不是個問題一說它是個問題,在于我們的確要正確認識和總結,比如說“說這一年是史上最寒冷的一年”已無多大的意義,而“2014年是酒業形勢最復雜的一年”這個業界共識就有揣摩的意義.說它不是問題,在于,過去的已經過去,關鍵的是,我們仍然需要堅定不移地開啟新年,如何開啟才是核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這樣新舊交替的特殊的“窗口”時期,我們延續“緊盯核心、突出大品牌”的思路,將選題牢牢鎖定在了“洋河”上。鎖定“洋河”的理由文中已有較深的交待,其實,不用交待,只要是持續關注2014年酒業和各大企業狀況的相關人士,都會覺得鎖定“洋河”,深度闡釋和分析是無比正確的。因為在2014年,洋河的確很突出。如何“突出”?簡單地說,洋河是2014年酒業丁滑收窄甚至是逆勢增長的典型。從獨特的洋河身上,可以映照出“在酒業新常態”這一共性宏觀環境所展示出來的一個大型企業克服宏觀環境的不利因素、顯現出來的個體獨特性
盡管,2014年我們有多篇“洋河”動態的報道和剖析文章,但系統性并不夠。而且將“洋河置于放大鏡和顯微鏡下”解剖,我們會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具體是何種啟示,本組封面文章中已有較多結論,本“策劃人語”僅強調如下三點。
一是謹防調整期中的“合成謬誤”。“合成謬誤”緣于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發現”。簡單的表述即是從局部看,每一個動作和行為都是無比正確的,但如果將其結合在一起,就可能產生“合成謬誤”.具體到洋河,2014年中洋河大型的調整動作并不多,但給我們的印象卻是其不僅沒有衰減,相反利用調整期的有利時機,無論是在戰略還是戰術上,都在積極地芝取許多人有洋河“系統性好”的共識,從這個共識中似乎也能反證,洋河并沒有出現“合成謬誤”。因為沒有“合成謬誤”,所以能夠“穩中求進”。
二是隱性增長二在酒業調整和下行期中,在政務消費因為“三公消費”限制而不得不轉戰紅海的大眾市場時,的確有許多企業和品牌可能會有“奔跑在大眾化市場的死亡路上”的可能和風險,邯鄲學步、一窩蜂,沒有出路二不管是大眾營銷,還是商務市場的啟動和放量,本質上是精準營銷和對位營銷。在2014年中,比較明顯的是“隱性增長”。眾多企業忽略了這個問題,而唯有少數企業如茅臺、洋河發現了這一商機并緊緊抓住了這一商機。而商機就是這么“任性”,大家都放棄的時候就自然出現了。受益的總是那些先行者。
三是“抓小”就是“抓大”的調整理念,在文中,楊永華老師憑借多年的實戰經驗和對當前酒業形勢的洞察,深刻提出“實效大于一切”。楊老師所論不是庸俗的“實用主義”,而是“現實主義”。我非常認同在酒業調整期楊老師所秉持的“抓小就是抓大,實效大于一切”的理念,并認為這也是解讀洋河樣本的重要“視角”和當前酒業調整期的“真知灼見”。希望廣大讀者用心體會。
“樣本”只是一種通俗的提法,每個企業都有獨特的環境和成功的經驗以及失誤,不要苛求,我們只是提出問題,拋出現象,引發大家的關注和深度思考謝謝大家!
上一篇:調整中的洋河優勢
下一篇:沱牌混改大幕:擬拿集團70%股權引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