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廠起源
有道是“酒味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糠落地,游魚得味成龍”。有人硬改成“酒味沖天,香飄五洲四海;糟粕落地,豬肥萬戶千村”。但不論如何,他們一致認為它“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南第一家”。這款讓人“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佳釀為誰?“洋河牌洋河大曲”是也。
江蘇省泗陽縣的洋河鎮,位于泗陽、泗洪與宿遷三縣的交界處,居白洋河與黃河古道之間,水陸交通暢達,自古即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朝時,曾有九個省的商人在此設立會館,客商云集,釀酒糟坊達15家之多。詩人鄒輯曾賦詩以志其盛,詩云:“白洋河中多沽客。”
據研究,洋河制酒“始于兩漢,興于唐宋”。清初時,一山西白姓商人在此經營糟坊,為壓倒群芳,乃從家鄉聘來釀酒名師,使其酒的品質大為提高。依《宿遷縣志》上的記載,清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時,曾駐蹕宿遷的皂河行宮,在飲過洋河大曲后,贊道:“酒香味醇,真佳酒也。”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編纂的《徐州府志》上稱:“洋河大曲酒味美”,另《中國實業志,江蘇省》則云:“江北之白酒,向以產于泅陽之洋河鎮者著名,國人所謂‘洋河大曲’者,即此種白酒也。考洋河大曲行銷于大江南北者,已垂二百余年之歷史,厥后漸次推展,凡在泗陽城內所產之白酒,亦以洋河大曲名之,今則‘洋河,二字,已成為白酒之代名詞矣。”
1915年“三義酒坊”所釀之酒,獲中國名酒展覽會評比一等獎,同年亦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賽會上獲金獎。1923年,在南洋國際名酒賽會上獲“國際名酒”稱號,從此蜚聲國際,暢銷海外。1929年“裕昌源酒坊”的大曲酒在工商部中華國貨展覽會上獲二等獎。1932年時,泅陽縣共有八家酒坊,年產白酒約6040擔。其中,又以洋河鎮的“聚源涌”、“逢泰”、“南王人”和其他鄉鎮的“樹泉”、“潤香酒坊”最為世人稱道。另,1934年所舉辦的江蘇全省物品展覽會上,泗陽高梁酒則以“特產”參展。
1949年時,當地政府在舊糟坊的基礎上,建成“江蘇洋河酒廠”,沿襲傳統工藝,使人工培養老窖的新技術繼續大量生產。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它已躍升為中國年產量最高的大曲酒廠。
主要產品
洋河大曲
本酒精選優質的黏高粱為原料,用小麥、大麥、豌豆培養的高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以聞名遐邇的“美人泉”之水釀造,并使用清蒸混吊,低溫緩慢發酵等新工藝釀成。此外,它又進行科學釀造,合理降低酒度,使其“低而不渾”、“低而不清”,成功地生產28°和18°酒,與原來的38°低度酒共同形成“三八低度”系列產品,廣受消費者的歡迎。1985年5月在日本“三得利”(即三多利)公司舉辦的博覽會上,洋河大曲備受世界各大酒廠矚目,日本酒類專家譽之為“中國洋酒”。
品味殊榮
洋河大曲屬濃香型大曲白酒,酒度除“三八”系列之外,尚有55°及60°兩種。酒液澄澈透明,酒香濃郁清雅,酒質醇厚純正,人口鮮爽甘甜,口味細膩悠長。具有“甜、綿軟、凈、香”的獨特風格。著名書法家啟功在品嘗后,詩興大發,寫下了“早聞佳釀出洋河,一飲瓊漿發浩歌;添得少陵詩料富,仙人第九席中多”的浪漫詩句。
本酒先于1972年被評為江蘇省名酒。接著在1979年、1984年、1989年的中國第三、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章。另于1984年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金杯獎、1 990年獲香港中華文化名酒博覽會特獎和金獎。1992年時,又在美國紐約舉行的首屆國際博覽會獲金獎。現已暢銷至美、日、新加坡、馬來西亞等30余國。
上一篇: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貴州省遵義鴨溪窖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