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十一”的酒類電商大戰的落幕,天貓平臺的前十名店鋪和品牌排名這一塊“金字招牌”再次亮瞎了許多人的眼。許多企業品牌盡管不愿意湊這個“熱鬧”,消費量依然高居榜首,如茅臺、五糧液、郎酒、劍南春,連續兩年均占據白酒熱銷品牌排行榜的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和第六位,值得玩味的是這幾家企業均在“雙十一”開搶之前就公開發表公告,宣示部分酒類電商平臺貨物來源的“不正規性”,甚至坊間傳出連工商局也介入了,就部分電商平臺“傾銷式”低價的行為進行調查和整改。
這樣看來,似乎上述企業并沒有“缺席”這場狂歡,一方面其官方在指責電商“搏眼球”式的低價,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選擇,第三方有意無意地傳播,依然在宣稱著白酒界的江湖地位與品牌影響力,這也似乎印證了一個道理:線下才是線上的根,線下火才能線上更火。現在值得擔心的是,電商的這場價格“惡戰”會不會影響到終端消費者的購買預期,他們會對價格有一種“非正常”的期許,這種期許得到一定程度的規模與滿足后,就會倒逼終端商、分銷商、經銷商,給渠道商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影響到廠家的部分決策。
瀘州老窖在這場狂歡中,既沒有像“茅五劍”之類三令五申的“強硬”與敏感,也沒有像洋河、金沙這樣的積極擁抱、敞開胸懷。在酒類前十的熱門店鋪里面有一家“百年瀘州老窖頂立專賣店”,其之前也打出關于瀘州老窖窖齡酒60年“兩瓶298元”的低價噱頭,反觀廠家似乎有點“放任”的態度。這也從側而印證了記者之前得到關于瀘州老窖將適當調低窖齡酒和特曲老酒等中高端產品價格的消息,由此可見,瀘州老窖對于這樣的價格體系是有心理準備的,同時它的“沉默”更像是一種試水,欲檢驗一下市場對瀘州老窖包括國窖1573等在內的產品價格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隨著瀘州老窖三季報的披露,廠家也有著借助“雙十一”的促銷機會,進一步提升業績,實現主流產品動銷的目的。
再來看看洋河和金沙,二者也是連續兩年都是熱銷品牌前十中的,洋河都是第五,金沙由去年的第七變為今年的第八,但是金沙的天貓旗艦店成為一匹業內的“黑馬”。洋河自不用說,其藍色經典系列一直為業內人士津津樂道,而且在互聯網方面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無論是其領導人張雨柏對互聯網思維的重視,還是洋河1號的APP上線,甚至包括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洋河版“小蘋果”,這種積極擁抱的態度也成就了洋河912萬元的“雙十一”天貓巨收。其實,記者更加的困惑的是為什么網曝的那份低價名單沒有洋河的產品,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和郎酒都有,獨缺洋河。是洋河的價格管控比較到位,經銷商隊伍把控較好,廠家觸網直接打擊了其他山寨店鋪?還是……總之,猜測可以有很多。金沙的“黑馬”表現有跡可循,其本來就是貴州省內200元以下最暢銷品牌,同時連續兩年進入前十的品牌榜,綜合品牌力的因素考慮,顯然“人為”的因素更多一些,從廠家得到的消息來看,無論是前期的方案設計,爆款產品的打造,還是與天貓合作較大流量位置資源的占用,都能說明此次的“黑馬”金沙是有備而來,取得這樣的業績也是預料之中。
今年酒類行業的“雙十一”的狂歡,有的企業是主動的,有的是被動的,畢竟出發的目的不一樣,想賺錢的、想出名的、想打個醬油的,都有。不過,無論如何酒水行業的電商浪潮已經到來,也在逐步改變著行業的生態環境,接受不接受,蔑視還是仰視,它都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