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的時候,記者與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會長王琦聊到行業發展的話題,他認為,中國葡萄酒產業可能會經歷3年的發展低谷期,到2014年底,這種局面有望改變。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總量同比增長6.17%,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3%,行業下滑的局面得以扭轉。而以張裕、長城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在第二季度都有不錯的表現,重回正增長。葡萄酒行業止跌讓人們長出了一口氣,在慶幸之余,我們不禁要思考,這會否成為葡萄酒業發展的一個拐點呢?
止跌完成,重回正增長的背后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葡萄酒重回正增長的原因:
首先,產品結構調整是葡萄酒扭轉頹勢的關鍵。這表現在兩方面:其一,中低端產品的銷售占比提升;其二,加大了暢銷品類的市場推廣。以張裕為例,今年3月份,張裕推出了數十款中低價位的產品,目標直指線上銷售渠道和年輕消費人群。這雖然降低了企業毛利率,但對于擴大整體營收和增加產品覆蓋面有著極大的幫助。而在特種葡萄酒推廣上,威龍加大了有機葡萄酒推廣力度、張裕確立了起泡酒和白蘭地的發展戰略,這些都是行業止跌的重要原因。而在暢銷品類推廣上,中糧進行產區整合,增加了天賦葡園這一重要產品的開發,包括寧夏云漠酒莊在內,都有規劃不同產區的天賦葡園系列,無疑增加了消費者選擇的空間。而張裕在其解百納的推廣上也采用了同樣的辦法,為了豐富解百納的產品體系,張裕以其6個葡萄產區基地為主,推出高性價比產品,也是增加暢銷品類銷售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其次,網絡精耕和“去庫存化”,加速業績反彈。行業一直以來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渠道壓貨;而近兩年的下滑,同樣是因為渠道“滯脹”。這種狀態下,很難要求經銷商繼續打款進貨,直接后果就是看起來企業發展數據很不理想。值得肯定的是,葡萄酒的消費增長并沒有停滯,相反,還穩定保持了12%左右的增長,這就給了經銷商一個渠道下滑的時間,也就是我們說的“去庫存化”。到今年上半年,經銷商壓貨的問題基本解決,葡萄酒的產銷鏈條也將回歸正軌。而網絡精耕帶來的銷量提升同樣來自于消費的增長,F在在一些發達的縣市,甚至是鄉鎮,都開始消費葡萄酒,這使得企業和經銷商的渠道精耕和網絡下沉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進而提升銷量。從具體企業來看,張裕成立了中小酒店直供管理公司,設立了蘭州、銀川和咸陽三個直供公司,增大了與西部市場的黏性,配合張裕的西部產區建設,初見成效;而長城也進一步明確了各類產品的主推渠道,增加營銷的針對性;威龍也通過建設聯系點市場制度,拉近了與市場的關系,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一手信息,并相應在銷售上作出調整。
再次,在成本控制和費用開支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向成本要效益。在葡萄酒高增長時期,成本控制和費用節省難入大企業的“法眼”,而在當下,這項工作卻尤為重要。記者從側面了解到,借助行業發展放緩的由頭,很多企業整合銷售隊伍,裁減了銷售人員,同時對于重點區域市場,重新進行銷售人員布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須要提消費市場的穩步提升,這是葡萄酒走出下滑、重回增長的根本原因。即使行業出現一些不利的局面,只要消費者沒有拋棄葡萄酒,那它的未來就是光明的。
推而廣之,行業拐點出現可期
種種數據顯示,中國葡萄酒產業止跌完成,重新回到正增長的發展路徑上來。但是我們面臨的壓力還是很大的,除了宏觀經濟的影響、進口酒的沖擊等外部因素之外,行業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中國葡萄酒市場會朝著以下三個趨勢發展。
首先,目前的市場狀況不會一下子改變,已有問題的消化還需要時間。其次,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大。目前葡萄酒主銷區集中在東部,特別是葡萄酒進入家庭消費,東部也相對領先,但近幾年,已經出現市場從東部逐漸向西部及其他區域擴展的趨勢,市場面進一步擴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葡萄酒的消費量在穩步提升。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進一步提升,消費一直保持穩定的上升態勢,這是行業的最大利好。
客觀來說,葡萄酒行業發展迎來“拐點”是不充分的,因為這種轉變目前來看還是主要集中在龍頭企業,其影響面、深度、持久性還有待接受市場的進一步考驗。但值得肯定的是,葡萄酒發展止跌、龍頭企業重回正增長給目前的行業發展注入了一陣“強心劑”,成為行業“嚴冬”中的一股“暖流”!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激發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熱情,讓葡萄酒產銷鏈條有效運轉起來,就是行業所面臨最大的挑戰!
從上文分析不難看出,葡萄酒行業止跌的原因既具有個體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產品結構調整是目前整個行業都在做的事情,張裕、長城等企業開發中低端產品、加大暢銷產品占比、推出特種葡萄酒等,其他企業同樣可以做。而一旦這種調整的市場效果出現,那么行業性的“拐點”必將出現;而渠道精耕和經銷商的“去庫存化”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調整完成后,渠道對于產品的需求將會重現曙光,這也是行業走出困境的重要原因;而企業在成本控制和費用縮減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將會增加利潤率,從而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消費市場的逐漸成熟,銷量的穩步提升,將會是加速行業拐點出現的最雄厚基因。因此,行業拐點的出現是必然的,只是遲早的問題!
群策群力,迎接“拐點挑戰”
面對當下局面,我們要做的除了堅定信心,還必須完成幾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拐點到來后,重新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首要的問題就是質量,這并非老生常談。經過這一輪的低谷以及進口酒的沖擊,我相信葡萄酒企業對于質量口碑都有切膚之痛。進口酒的興起跟消費者認為國產葡萄酒質量“不靠譜”有著最直接的關系,而這個問題影響深遠,即使迎來拐點,沒有過硬的質量,甚至仍然以次充好、假冒偽劣,拐點也只是曇花一現,而且勢必會把葡萄酒產業重新拖入深淵。尤其要提醒現在的酒莊酒,不要只是把酒莊當成概念,它必須代表高品質,否則,酒莊酒只會成為笑談!
要解決消費價格和銷售價格無法對接的問題。葡萄酒迎來拐點的最根本原因肯定是消費增長,消費與銷售最直接的對接點就在于價格。葡萄酒必須摒棄“暴利”行為,讓銷售和消費對接,迎合消費需求和市場轉變,才能真正“籠絡”消費者的心,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嘗試異地擴張和多渠道模式的探索也將會是決定行業地位的關鍵。很多企業天真地認為自產自銷,抓好產區市場就夠了,但現實是葡萄酒的主銷區往往都不是主產區,葡萄酒并非一個“關起門來自己玩”的產業,它要參與整個酒水市場的競爭,市場面和渠道深度仍然是考量企業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葡萄酒必須要走出來,獲得更廣層面的消費者認可,才能保證發展的原動力。
最后,請正確認知消費者!很多企業還認為消費者不懂酒,針對消費人群的推廣是無用功,這種觀點顯然是錯的!消費提升來自于認知的提升,而消費人群的構建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對于消費者多一些耐心和引導,市場也必然會還你一個驚喜,這是“消費者主權時代”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