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從未有過現在這般“人聲鼎沸”,醬酒產業也從未像當下這般“備受關注”。
熱錢涌入與快速崛起,交替上演。頭部酒企持續領跑外,肆拾玖坊、酣客、夜郎古等在“新玩家”短短幾年間便完成億元量級的門檻跨越,甚至更晚入局的釣臺御品、仁懷酒、乾醬等,也在短時間內跑出黑馬之姿。
2022年伊始,醬酒黃金腹地赤水河畔,又一“入局者”——德順昌強勢發力。秉承“中國五好醬酒倡導者”的品牌戰略,憑借產區、原料、工藝、基酒、口感五大維度的均好性,德順昌迅速躋身醬酒行業熱門之一。
(醬酒“新玩家”德順昌)
在業內人士看來,醬酒市場正邁入新的階段,并逐漸呈現細分化趨勢,一方面品牌化、高端化、集中化、全國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詞,另一方面“新秀”和“老將”同臺競爭也將日漸常態化。
以德順昌為代表的一批新玩家加速入局,不僅讓2022年醬酒市場更具看點,也意味著醬酒行業迎來新的變量。
“進擊”,躋身醬酒賽道的新面孔實力怎樣?
毋庸置疑,目前醬酒行業無論從品牌能量的滲透度、渠道布局的完成度、還是產能儲備的領先度來看,茅臺都是絕對的“領跑者”,百億梯隊的郎酒、習酒,與第三梯隊的國臺、金沙、釣魚臺等緊跟其后。盡管頭部企業持續收益醬酒集中紅利,短時期內難以改變。但醬酒熱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接連入局的新晉者為整個行業不斷注入著活力與驚喜。
好山,好水,出好酒。
在中國版圖上,赤水河堪稱最為香醇的一條河流。它全長500公里,源于云南省鎮雄縣,流經云、貴、川三省的金沙、仁懷、赤水等6個縣,流域內出產美酒無數。
赤水河成就了中國醬酒的醇厚。
(赤水河兩岸 圖源網絡)
因此,在德順昌的品牌戰略中,“好產區”被置頂為核心要素。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德順昌的產區位于赤水河畔,距離茅臺鎮僅約1.5公里,地處中國醬酒生產的黃金腹地,與茅臺酒廠隔河相望,共享著當地獨特的生態、氣候、水源及微生物資源。
(德順昌產區 示意圖)
“釀酒是天造一半,人造一半”,好產區決定醬酒品質的起點,好基因則是決定醬酒風味的靈魂所在。溯源醬酒工藝,清中晚期茅溪人鄭帝良是公認的“醬香始祖”,后經鄭氏后人的代代傳承,培育出鄭義興、季克良等醬酒大師,使醬酒工藝逐步定型,名揚世界。
據悉,德順昌通過收購貴州鄭氏酒廠,完整繼承中國優質醬酒正統基因。在12987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嚴格遵循古法傳承技藝。秉承傳統小窖池、純手工釀制、古法曲藥工藝,以匠心工藝成就高品質,賦予酒體更醇厚的口感與更持久的芳香。
(醬酒釀造 圖源網絡)
走過了產品(產能)為王、渠道為王、品牌為王,再度回歸產品(品質)為王。在消費升級的新風口下,白酒消費需求也在逐步向個性化、高品質化消費轉變。好品質、好工藝,不僅是影響白酒消費者選擇的關鍵因素,也將會成為以德順昌為代表的“新玩家們”與頭部酒企“掰手腕”的最大機會所在。
“底氣”,醬酒的新勢力劍指何處?
醬酒受到追捧,有多重原因,究其本質是供需不平衡所致。
一般來說,老酒儲存5年以上。從釀造,存儲再到勾調、出酒,才能讓醬酒香味豐滿、越陳越香。因此,品質醬酒市場需求持續上升,但醬酒產能卻面臨延后三五年的矛盾愈演愈烈。在這種背景之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醬酒市場的供應缺口始終存在。如果說品質決定著醬酒企業的深度,那么產能與供應鏈則是決定企業上限的一道“緊箍咒”。
(醬酒儲藏 圖源網絡)
赤水河流域的酒業生態正經歷著重塑與新生。今年8月,茅臺鎮所在的仁懷市印發《仁懷市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送審稿)》,其中明確提到:從2021年起,通過3年努力,綜合治理白酒生產小、散、弱企業600家以上;到2025年,全市白酒生產企業總數明顯下降。
整改“小散弱”的作坊,通過整合、重組做出新規劃、讓“小廠整合為大廠”、“大廠品牌化”的同時,赤水河流域也在大力引入實力雄厚的酒企。那么,德順昌憑什么能在這一關鍵時期一躍而起?
(德順昌)
據接近德順坊酒業公司的人士透露,德順昌的整體籌備從數年前便已開始,規劃產能幾乎接近部分頭部酒企,并且在德順昌的背后也有著另一家企業影子——正黃集團。這家發軔于西南根植于中國的綜合類實業集團,位列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和四川民營企業百強,綜合實力強勁。德順昌敢于低調蟄伏、逆勢布局的底氣或許與此不無關聯。
近年來,“長期主義”這個詞的熱度高居不下,它意為對產品的品質、對企業經營理念的堅守,不因周期而動搖。唯有歷經歲月沉淀,入口醬香才能飽滿圓潤,淡淡陳香經久不散;唯有遵循產業規律長線運營,才能成就屹立于市場的品牌基底。
“破局”,醬酒市場迎戰未來前景在哪?
《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指出,醬酒作為白酒行業的主導品類,未來產值將達到5000億,但目前行業產值尚未達成這一數字的二分之一。產值的巨大差距,也是醬酒受到追捧與前景看漲的重要依據。
數據之下,醬酒賽道競逐的“大幕”才剛剛拉開。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巨人集團、融創中國、修正藥業、海南椰島等眾多業外資本,宣布跨界涉足醬酒。大量資本涌入的同時,產能擴張也在悄然展開。僅2021年公布擴產計劃的企業就有14家,包括貴州董酒、華都酒業、習酒及衡昌燒坊等,擴產計劃從數千噸到上萬噸不等。新增產能預計將于2-4年后逐步釋放,2025年產能將增長至少70%。
(醬酒 圖源網絡)
另一方面,除了傳統文化營銷,越來越多的入局者試水“互聯網+品牌”模式,踏上探索醬酒聚焦圈層、精準營銷這條路。如酣客FFC運營模式,對標醬酒界的小米,聚集大量白酒粉絲,使消費者與品牌產生強關聯;肆拾玖坊眾籌模式,甚至直接將粉絲經濟、全員持股、廠商一體化思想融為一體,通過私域流量,完成人貨場的重構。
(醬酒消費 圖源網絡)
川黔交界的赤水河,浪花濺起酒香,也見證資本群雄逐鹿的潮落潮起。
盡管中國酒類消費的結構性升級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中國酒業協會常務理事、海納機構總經理呂咸遜表示,目前醬酒已經進入了“中場”階段,其特征是“增速放緩、分化加強”,這也就意味著品牌力不足將致使企業逐漸邊緣化,而擁有良好的品質基因與品牌概念的企業,才有機會在市場同質化競爭中勝出。
在資本混戰、產能擴張與模式轉變的“關鍵搶位期”,德順昌能否憑借源發優勢、傳統工藝與充足供應闖出一條新的突圍之路,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茅臺1935入局白酒千元價格帶“酣戰”
下一篇:優質平臺聯手老牌醬酒,中企會集團以資源優勢入場,推動黔酒股份邁入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