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郎酒集團青花郎事業部、朗牌特曲事業部、小郎酒事業部內部營銷會和全國經銷商大會臨近尾聲,郎酒2018年策略也浮出水面,其中郎酒的價格體系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據悉,從1月15日起,郎酒核心大單品渠道、終端將執行2018年價格,53度500ml紅花郎(10年)、53度500ml紅花郎(15年)、53度500ml青花郎(20年)、42度500ml郎牌特曲鑒賞12價格均有所提升。此外,45度100ml小郎酒則將逐步調整至30元/瓶。業內人士指出,郎酒全線調整價格,不難發現其沖擊高端化的意圖,但僅靠拼命提價擠進高端行列顯然難落地。國內高端市場呈現諸侯割據狀態,茅臺、五糧液、洋河等品牌勢力范圍相對明顯。而青花郎在醬酒中端遇到勁敵“國臺”,高端醬酒則早有茅臺牢牢占據,郎酒從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上都存在短板,借助提價沖擊高端的夢想很難實現。
深陷“漲漲漲”怪圈
新年伊始,汪俊林便帶領團隊召開了青花郎年度銷售工作和經銷商大會,大會上汪俊林提出2018年郎酒要以穩為主題,但從品牌漲價的態勢而言,仿佛并不能讓郎酒在經歷了2017年巨變之后穩定下來。
記者獲悉,從1月15日起,郎酒的核心大單品渠道、終端將執行2018年價格,53度500ml紅花郎(10年)為458元,53度500ml紅花郎(15年)為698元,53度500ml青花郎(20年)為1198元,42度500ml郎牌特曲鑒賞12為498元。此外,45度100ml小郎酒則將逐步調整至30元/瓶。
除此之外,有經銷商表示,除了上述商品的終端價格進行調整之外,最低團購、供貨價格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調。
回顧2017年,提價可以說是郎酒的主旋律,據不完全統計,郎酒在2017年期間對旗下產品提價次數高達9次之多。12月12日、13日兩天,郎酒更是連發4個文件,分別針對狼牌特曲T3停共青花郎、紅花郎提價,取消核心聯盟商青花郎專項獎勵以及現款小郎酒取消銷售和生產。
對此,汪俊林表示,在2017年取消了不合理投入、補貼和返利之后,2018年公司還將持續減少不必要的渠道投入,改善現有市場考核方式,確保青花郎的成交價穩定在千元以上。
然而,在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看來,郎酒在一線城市大手筆投入高端形象廣告、快速提升產品價格、旺季期間停止供貨等方式,可以看出品牌推動產品結構的高端化。
超級大單品缺失
郎酒的產品策略從“群狼戰略”到“一樹三花”,郎酒一直在大單品的開發和打造上苦苦思索。資料顯示,郎酒旗下醬香代表為紅花郎和青花郎,濃香代表是郎牌特曲,兼香代表為小郎酒,四款產品涵蓋3種香型,產品線梯度覆蓋高端、次高端、中高端到低端價格帶。
汪俊林曾在青花郎新戰略發布會上公開宣布“對標茅臺”,將青花郎重新定位為中國兩大醬香型白酒之一,并表示郎酒2018年銷量將過百億。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青花郎僅是作為郎酒的形象產品,實際銷量并不大。
對此,業內人士稱,青花郎作為郎酒的主打品牌,從現在市場格局而言略顯尷尬。首先,青花郎定位高端,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則是茅臺,而中高端市場又有國臺坐鎮,可以說在中高端醬香酒而言,郎酒現在處于進退兩難的階段。
而在次高端市場,紅花郎面臨劍南春、汾酒、水井坊、洋河等競爭對手。就市場覆蓋率與企業實力而言,郎酒與洋河存在很大差距,品牌力方面也略弱于汾酒、劍南春。此外,小郎酒的兼香型本身屬于較為小眾的香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時隨著江小白這類年輕化、時尚化小酒的迅猛發展,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而郎牌特曲作為郎酒著力打造的第四大單品,在產品方面引入進行了升級與聚焦。
高端定位難獲市場認可
郎酒緊隨茅臺主推青花郎,希望在高端領域獲得市場機會的意圖顯而易見,但是市場仿佛給出了讓企業失望的信號。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內高端白酒市場被茅臺、五糧液、瀘州老家、洋河等酒企的產品占據,其中千元以上價格帶依然以茅臺、五糧液為主,定位在高端價位的青花郎實際成交價格和成交量均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郎酒之前選擇用青花郎事業部代替紅花郎事業部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一直以來紅花郎占據著中檔醬香白酒的市場優勢。據悉,紅花郎價格帶在300-600元次高端價格區間,避開茅臺醬香系列100-300元區間的正面對沖。
山東溫河王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指出,郎酒借大幅漲價提升品牌價值的舉動比較激進,消費者是否買賬是個未知數。郎酒在消費者心里是中檔酒定位,希望鎖定高端酒是純粹的一廂情愿。現如今,紅花郎力挺青花郎的策略,或許將陷入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境地。
上一篇:口子窖:目前暫無提價計劃
下一篇:控價新策略,茅臺宣布春節前放量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