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4日,在2017“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鄭州站宣傳推介活動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代表貴州酒企作推介時表示,將不斷打造“綠色茅臺”,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生態化,推動貴州白酒產業健康發展。同時,堅持以酒惠民,促進農民增收、帶動貧困群眾脫貧。
堅持以酒揚文 弘揚黔酒文化
白酒是流淌著思想的液體,茅臺酒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液體瑰寶,是中國白酒文化的典型代表。
長期以來,茅臺堅持“文化揚企”戰略。1999年率先提出“文化酒”理念,引發了全國白酒行業從賣酒到賣文化的轉變。
“古人云,黔人善釀。貴州酒史悠久、酒文厚重、酒器獨特、酒技精湛、酒禮質樸、酒令幽默、酒風濃郁,酒文化獨具一格。”據袁仁國介紹,茅臺集團一直在致力于深入挖掘和弘揚貴州傳統酒文化,不斷以中國文化為根,以中國精神為魂,以國酒文化為脈,加強文化的傳播和滲透,彰顯獨特文化魅力。與此同時,也在大力倡導健康飲酒、飲健康酒、飲酒健康的新酒文化,增強黔酒文化的感染力、影響力、傳播力。
堅持以酒促綠 打造“綠色茅臺”
過去說貴州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現在的貴州是山高水長瀑布多,山環水繞寶藏多,山清水秀美酒多,好生態賦予了貴州美酒的優良品質。
“綠色是多彩貴州的主色,白酒是綠色貴州的珍寶。茅臺酒產于黔北赤水河畔,遵從時節交替、遵照自然環境、遵循祖輩工藝釀制而成。”袁仁國表示,現在的茅臺集團更加重視抓生態,不斷打造“綠色茅臺”,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生態化,推動貴州白酒產業健康發展。
堅持以酒興業 推進酒旅融合
貴州是醬香型白酒的原產地和主產區,以白酒為主導的酒類產業,是貴州的特色優勢和重要支柱。
近年來,白酒產業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快速發展壯大,成為貴州省“五張名片”之首和工業“第一支柱”。今年上半年,貴州白酒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的17.3%,以全國3.9%的產量,完成了全國白酒產業11.8%的銷售收入和32.9%的利潤總額,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貴州白酒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積極推進酒旅融合,以酒興業。如今,茅臺是多彩貴州的文化地標之一,正不斷打造中國酒文化旅游新高地。
堅持以酒惠民 帶動農民增收
“白酒產業是綠色產業、富民產業。”在袁仁國看來,大力發展白酒產業,既能促進農民增收、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又有利于加強生態保護,推動綠色發展,是貴州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戰略選擇。
據袁仁國介紹,“十二五”至2016年,茅臺集團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333億元、利潤總額1251億元、上繳稅金849億元,年均增長均超22%。2016年末,資產總額達1397億元,是2010年末的4倍,其間相當于再造了4個茅臺酒廠。
2016年,茅臺酒產地仁懷市有機高粱產量近6萬噸、產值達5億元,帶動4萬農民增收致富。茅臺集團帶動地方就業10萬余人。
作為一家立足貴州、全球領先的酒類企業。現如今,茅臺已經成為了一張飄香世界的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