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生產波特酒(Port或Porto),但真正的波特酒是產于葡萄牙北部的杜洛河流域(Alto Douro)及上杜洛河區域(Upper Douro)。波特酒屬酒精加強葡萄酒(For-tificd Wine)。
葡萄牙的名酒在國內較少有人知道,雖然是世界生產葡萄酒的第7大國,但在同類型的葡萄酒(酒精加強葡萄酒)中,卻是全世界第一位,連法國每年都要向該國大量采購進口。
十七世紀末,杜洛河谷生產之葡萄酒尚不為人知。當時英國商人對西北地區釀造之葡萄酒品質相當不滿意。在1675年,派二位年青人到葡國學習葡萄酒買賣,并尋找適合英國市場口味之其他地區葡萄酒。
二位年青人在杜洛河岸的拉梅哥(Lamego)受到修道院神父熱情招待,并供應自釀之葡萄酒,神父稱此酒為(Pinhao),他們發現該酒有點甜,圓潤并且非常爽口好喝,神父說明該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加入少許當地釀造之白蘭地,而保持了葡萄原有的甜味,這是取自西班牙酒精加強之方法。這二位年青人為了保持長途運輸品質,添加白蘭地的份量比神父所描述的多,這無意中的發現,就成為今日波特酒的來源。
杜洛河(Douro)位于葡萄牙北部,從歐波特(Oporto)港出海匯入大西洋,—“Douro”為葡萄牙文,意為黃金,故杜洛河即黃金之河,其河中的確含有少量金礦沙。200多年前,杜洛河谷的葡萄園僅是零星少許,多年來的開發,延伸杜洛河谷長約96公里,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從雷加(Regua)直至西班牙邊界之上杜洛河谷。
特殊的地于是環境和氣候,也是造就波特酒獨特風味的功臣。沿著河谷兩岸為結晶的巖片(Schist)巖石,它易于粉碎,加上火山巖漿土壤,上質含豐富磷、鉀、錳,系含少量氮及有機物質。地質結構下層為鐵質豐富之黑色火山巖層,中層為巖片層,上面鋪滿花崗巖石塊,是含巖片成份高之地區,葡萄產量少而品質絕佳。
至于氣候,下雨量在400mm—900mm之間,下雨季節分布在11月與3月之間,濕氣穿透巖片層,深到不滲層保留。在干旱季節4月到11月,葡萄樹得吸取濕氣,杜洛河山脈擋住北風及西風和凝結水氣而降雨。波特(PORTO)酒其實是和雪莉酒一般都屬于酒精加強葡萄酒,主要不同的是波特酒加葡萄蒸餾酒精是在發酵沒有結束前,就是在葡萄汁發酵的時候加入的,因為酵母在高酒精(超過15度)條件下就會被殺死,而波特酒中的酒精度17%——22%左右的。由于葡萄汁沒發酵完就終止了發酵,所以波特酒都是甜的。
波特酒產自葡萄牙北部的斗羅(DOURO)河地區,斗羅河歷來有“黃金河谷”的美譽,是葡萄牙的母親河,葡萄牙人誕生的搖籃,得益于他們的祖祖輩輩的辛苦耕耘,在多羅河兩岸的山坡和峭壁上,在片巖中開墾出一片片梯田葡萄園,每當金秋葡萄收獲季節,多羅河兩岸黃紅色的葡萄林如同仙境一般。
波特酒以前能在全球風靡一時,主要是英國人的功勞。英國商人在12世紀就開始在這里生產葡萄酒并主要出口到英國市場,特別是在17世紀,英國一位名POMBAL-PERHAPS的侯爵,當時是一位非常精明強干的顯要政客,他制定了葡萄酒的產區和葡萄酒的嚴格的規則和管制,劃分了葡萄園的區域,這應該是全球最早的葡萄酒的規則和管制。
可能是英國的土地上的資源貧乏,或者說英國人文明、精明和霸權,英國人總是喜歡到別國的開發自然的資源,作為葡萄酒而言,英國人是做了一件好事情,不單是波特酒,西班牙的雪莉和波爾多酒沒有英國人的努力的確是不可能有如此輝煌成就。正因為英國沒有自然條件種出好葡萄來做酒,英國人更是對他國葡萄酒有著濃厚興趣。
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葡萄酒釀造出來通常主要是運往英國的,而當時并沒有發明玻璃酒瓶和橡木塞,而是用橡木桶作為容器運輸,由于路途遙遠,葡萄酒一般很容易變質,后來酒商就在葡萄酒里加入了中性的酒精(葡萄蒸餾酒精),這樣就會使酒不容易腐敗,保證了葡萄酒的品質,這就是最早的波特酒。
在18-20世紀,酒商已經學會了在釀造的過程中直接加入了酒精,并且有的酒開始陳年,也釀造出多種形態的其它酒,比如香性、甜性、加強酒精性以及色如墨水般的紅葡萄酒。
多羅河流域的酒釀好后,一般都會用橡木桶運到河下游入海口的波特市進行調配、裝瓶、陳年,如同我們今天能看到河岸一邊成為博物館的一排房子都是當初各酒商的倉庫和木桶儲存波特酒的地方。
被允許用來釀造波特酒的葡萄品種有80多種,通常一個葡萄園會種植若干個不同的葡萄品種。有5個品種被公認可以釀造出優秀的波特酒,分別是國產多瑞加(Touriga Nacional)、卡奧紅(TintaCao)、巴羅卡紅(Tinta Barroca)、法國多瑞加(Touriga Francesa)和羅麗紅(Tinta Roriz,西班牙稱Tempranillo),其中國產多瑞加最為著名,釀造的波特酒顏色深黑,單寧強勁。
白的波特,是用灰白色的葡萄釀造的,一般是作為開胃酒那般飲用的,主要在產自葡萄牙北部崎嶇的多羅河山谷。酒的顏色通常是金黃色的,隨著陳年時間增長,顏色越深,酒口感圓潤,容易飲用,通常還帶著香料或者蜜的香氣。
RUBY(紅寶石)波特,這是最年輕的波特,它在木桶中成熟,它是活潑的,容易明了的年輕的酒。一般來說酒色比較深,帶有黑色槳果的香氣,當地人喜歡當成餐后甜酒來喝的一類酒。
TAWNY(茶色)波特,也稱為“陳年波特”是比較溫和精細的木桶陳化酒,比寶石波特存放在木桶里的時間要長,一直在木桶里要等到出現茶色(一般指的是紅茶色),貼上的標簽有10年,或者說20年、30年,甚至是40年的。
也有很便宜的商業化的酒,一般都是混合一些白的波特和年輕的寶石混合的酒。茶色波特一般有著好聞的干果香,適合于做餐后甜點酒。
VINTAGE(年份)波特,這是相當美妙的波特酒,只在最好的年份才做,一般是每三年會有那么一次,而且也是挑選最好的葡萄釀造而成的。年份波特需要經過兩年的木桶培養,好的酒需要數十年的瓶陳才能成熟,由于這類酒是瓶陳所以酒碴很多,喝的時候需要換瓶。酒的口味也非常濃郁芬芳。
這又稱為LBV,完全定位為晚裝瓶的年份酒顯然是誤區,這些PORT 品質比年份波特低一點,他們混合裝瓶是在4-6年收成后,大部分是商業化的而且便宜的酒,口味比較重,好一點的酒喝時是需要換瓶的。
指的是葡萄來自一個酒園,并不一定就比年份酒好到那里去,不過的確是有著特殊風格的葡萄酒,并不一定比年份酒瓶陳時間長,喝時需要換瓶。
波特酒是世界上古老的酒種類,隨著今天干酒的大行其道,波特酒有點像沒落貴族一般,成了人們餐后偶然想起的酒。但是也很難講從此波特酒就會走向衰敗,說不一定它會相復古服裝的一般又會成為新的時尚,特別是它陳年的價值也吸引了一些投資的青睞,就它的口味和香氣應該會深得中國傳統的老酒客喜愛。
多羅河沿岸的葡萄園的土壤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都為含片巖的土壤,只是含的片巖數量多少的問題。而波特酒主要是使用本土紅葡萄品種釀造的(這個國家不使用全球比較通用的葡萄品種釀酒),而且通常都是混合好幾個品種一起釀造的。順便講一句,人們想起葡萄牙往往都為波特酒,然而多羅河流域的紅酒相當不錯,豐厚、濃郁、可口,很容易讓人的陶醉。
傳統的釀造法是,葡萄采下來后放入一個很大矮矮的水泥的大槽里,幾個人一組的去踩葡萄,而且都是赤足的去踩,據說這樣能使酒獲得非常好的色澤和充足的單寧。每到收獲季節,這里的人們又是喜又是怕,因為這是非常辛苦的日子,白天要爬到山坡上去采葡萄,并一籃籃背下來,晚上還要踩葡萄,這是沒日沒夜干活的日子,不過如今已經很少有酒廠使用這種釀造法了,就是有也是為了秀給別人看的表演了,不過采收多為手工,這主要是地理位置不允許機悈化。
波特酒應在攝氏15至20度之間(華氏59至68度)飲用,白波特酒例外,可以冷藏飲用。茶色波特酒也可能在稍涼的溫度下飲用。
一旦開瓶,一般波特酒比未加強的葡萄酒保存時間更長,但最好和葡萄酒一樣盡快喝完。一般瓶塞封裝的波特酒可以在黑暗的地方保存幾個月,而軟木塞封裝的波特酒則必須盡快喝完。通常情況下,越是年代久遠的波特酒,越應該盡快喝完。
波特酒,應儲存在涼爽但不寒冷,黑暗的(光會對波特酒造成損害),一個溫度穩定的(如一個地窖)地點。如果酒瓶是軟木塞塞著的,將酒瓶臥倒放置;如果是普通瓶塞,則直立放置。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