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開始執行的GB7718-2011,代替了原《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04)。與其相比修訂內容為:
修改背景:《食品安全法》擴大了GB 7718中預包裝食品的定義,涵蓋了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和非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兩類定量包裝即預包裝食品。因此,修訂后的標簽標準也涵蓋了這兩類預包裝食品。
(一)預包裝食品
1)GB 7718-2004中的定義:
預包裝食品:經預先定量包裝,或裝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費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2)GB 7718-2011中的定義:
預包裝食品: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預先定量包裝以及預先定量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圍內具有統一的質量或體積標識的食品。
(二)生產日期
1)GB 7718-2004中的生產日期:
分為:生產日期(制造日期):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
包裝日期(灌裝日期):將食品裝入(灌入)包裝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終銷售單元的日期。
2)GB 7718-2011中的生產日期:
生產日期(制造日期):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裝或灌裝日期,即將食品裝入(灌入)包裝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終銷售單元的日期。
刪除:原先的“包裝日期(灌裝日期)”,將其包含于同一定義中。
(三)保質期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八)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1)GB 7718-2004中的保質期:
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質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于銷售,并保持標簽中不必說明或已經說明的特有品質。超過此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預包裝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2)GB 7718-2011中的保質期:
刪除:超過此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預包裝食品可能仍然可以食用。
基本要求(GB 7718-2004中4.7、4.8)
1)GB 7718-2004中的基本要求:
預包裝食品的標簽內容應使用規范的漢字,但不包括注冊商標。
2)GB 7718-2011中的基本要求:
應使用規范的漢字,商標除外。具有裝飾作用的各種藝術字,應書寫正確,易于辨認。
標示內容
(一)概述
1)GB 7718-2004中的標示內容:
強制標示內容:食品名稱、配料清單、生產日期、凈含量等。
2)GB 7718-2011中的標示內容:
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示內容。
非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示內容。
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示應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及其他需要標示的內容。
非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應按照4.1項下的相應要求標示食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存條件,其他內容如未在標簽上標注,則應在說明書或合同中注明。
2011年5月13日衛生部發布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其中對保質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新標準中對保質期的定義是: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
附:國家食品主管部門對一些食品的保質期作出了以下規定:
1、酒類:瓶裝普通熟啤酒保質期為2個月,特制啤酒4個月;瓶裝葡萄果露酒為半年。
2、飲料類: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樂汽水,玻璃瓶裝保質期為3個月,罐裝6個月;果汁玻璃瓶裝6個月。
3、罐頭類:魚肉禽類罐裝、玻璃瓶裝保質期2年;果蔬菜類罐裝、玻璃瓶裝為15個月;油炸干果、番茄醬、鐵罐裝、玻璃瓶裝保質期為1年;馬口鐵罐裝奶粉為1年,玻璃瓶裝9個月,500克塑料袋裝4個月。
4、食糖類:餅干馬口鐵桶裝3個月,塑料袋裝為2個月,散裝為1個月;巧克力、夾心巧克力保質期為3個月,純巧克力6個月,散裝的1個月;調味品類醬油和食用醋為6個月。
食品保質期試驗機,通過模擬市場銷售環境和儲存環境等進行加速試驗(也就是破壞性實驗),來檢測食品的保質期。廣泛用于飲料,啤酒,糖果餅干,休閑食品,食品調味劑,藥品等領域的保質期試驗。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法》和食品標準規定,精密模擬保質期測試系統,多功能保質期分析軟件和模塊,帶USB接口,可連接電腦,可準確預測食品保質周期,為生產研發提供科學依據,提高食品安全性。是實驗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科研院校、企業生產部門必備的檢測試驗設備。
食品保質期“黑幕”
進超市購買食品,包括許多名牌食品在內,保質期等信息都能用簡單手段涂改。
湖南一些商家借用印刷機械、有毒化學藥劑等“道具”,涂改食品保質期
2013年5月底,有廣東經銷商支招,稱其包裝袋上壓印的生產日期“老土”,建議改為噴碼印刷改變“賣相”。
按照經銷商指點,“逗趣樂”買來噴碼機,同時安排兩名女工用“藥水”將已印好的生產日期涂掉,改印成新日期。不料,兩名女工不知要戴手套,涂改幾天手上竟遭“藥水”腐蝕,出現大片水泡,隨后因治療等問題與廠方發生糾紛,最終事情敗露。
逗趣樂食品廠涂改食品生產日期被查,將用“藥水”隨意涂改食品保質期問題呈現在公眾眼前。
所謂“藥水”,主要是“香蕉水”(乙酸異戊酯)、油漆稀釋劑等。這類化合物易燃、毒性大,能損傷人的皮膚、咽喉、支氣管、肺部甚至神經系統。使用“藥水”涂改保質期,在業內是“公開的秘密”。
按照瀏陽市質監人員的指點,記者做了個實驗。先從一家大型“洋超市”買來國內外一線品牌的雪餅、熟食、干果、碳酸飲料、果汁、茶飲等,再去市場購買“藥水”。在一家油漆店,記者輕易花3元買到裝在一個廢舊醫用輸液瓶里的300毫升油漆“稀釋劑”。
用棉簽蘸點“稀釋劑”,輕輕涂抹各種“大牌”食品包裝上字體各異的生產日期、產品批號等,幾秒鐘記者就見證了“奇跡”:不論是塑料袋,還是鋁罐或者紙盒,生產日期等基本上被涂抹干凈。
涂掉容易,再印上也不難。廠家能輕易購得打碼機、噴碼機,能夠安裝在生產流水線上的噴碼機,價格在2萬元以上,這對廠家來說并不構成明顯負擔。
一位供貨商表示,不論是印碼還是噴碼,只要是使用油墨,都可以涂改,印刷的時間信息,在3年之內都可以任意調整。
過期食品改頭換面再上市,危害很大,原本控制在安全范圍內的細菌群,通過繁殖可能出現“幾何級”放大。而原本不應存在的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健康殺手”,也會乘虛而入。
消費者可以通過查看生產日期是否“模糊不清”,印刷日期周圍是否“留有墨跡且色澤發烏發暗”等方法來維權。一些業內人士坦言,這些辨識技巧,如今已隨著涂改手段“升級換代”而基本失靈。
比較有效的反制措施,是使用激光打碼機,它把生產日期等信息用激光“燒”在包裝上。
但對于“激光機”,食品業界不少廠家敬而遠之主要原因是嫌成本高,價格是使用油墨設備的2倍左右。同時生產效率低于“油墨機”,會影響企業產能。
為此,食品行業一些大公司對涂改日期采取“內控風險”態度:在生產日期等噴碼信息中加入特殊代碼,一個代碼只對應一個批次產品。這樣,產品日期遭涂改而出現質量糾紛時,企業就會舉證尋求免責。但企業求得“獨善其身”后,消費者卻依然被蒙在鼓里,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防范食品“永不過期”須標本兼治
食品保質期“失真”問題,正成為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隱患之一,監管部門急需采取“技防”“人防”結合的措施全力遏制。
我國食品標簽通用標準已使用多年,有些地方已明顯滯后于行業發展。當前,一方面應采用許可制度規范食品打碼機、涂抹藥劑的生產;另一方面對食品包裝印刷技術和內容提出更高要求,從源頭遏制“日期游戲”。
食品流通領域比較通行的“行規”,是商家對包裝食品剩余1/3保質期的拒收,剩余2/3保質期的食品,被納入促銷對象。而最終過期的商品,商家往往會退還廠家,損失都由廠家承擔。這種不合理的分配體制,為廠家偽造食品保質期提供了可能。
監管部門應在流通領域推行格式化合同,禁止過期食品回流廠家,相關損失由超市、廠商共同承擔。
處理過期食品可借鑒國外做法,引入“第三方機制”。扶持“第三方”企業將過期食品制成飼料、肥料,或者發酵產生甲烷,作為工業能源。“這樣可使約七成過期食品得到回收利用。”
中國人民大學鄭風田教授建議,監管部門應參照國際經驗,要求國內食品包裝標注“銷售截止日期”,給消費者購買后食用、儲存留有余地;標注“最佳口味期”,明確食品味道或者質量的最佳時間;標明“食用期”,指明食物最后食用日期;印刷“封箱包裝日期”,以便于出現問題時追究。
依據國情,現階段抓好食品安全必須動員社會力量,鼓勵揭發食品行業“黑幕”。
我國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法規,對‘王海式’的職業打假等卻沒有明確支持。只有全社會監督,各種‘損招’才無處藏身。”
酒的保質期和它的陳舊并不是一會事。而且“酒是越陳越香”這種說法本身就有一些問題。
存在“越陳越香”的說法,是因為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白酒中較少的成份乙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上述反應為可逆反應,而且反應速度較慢,所以需要較長的時間的保存才能得到較濃的香氣,因此出現了“越陳越香”的說法。但是,酯化反應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趨向平衡,出現停止狀態,如果繼續貯存,會使酒精度數減少,酒味變淡,揮發損耗也會增大。特別是目前有些中檔和低檔白酒,在勾兌過程中添加了香味劑,這類酒更不能較長時間存放。否則,酒質會變得苦澀膩味。所以,白酒貯存也有適當的時間,并非越陳越好。
而對于酒的保質期和它陳舊的關系,一句話——它們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概念。酒的陳舊是指在它在酒窖里存放發酵的時間,也就是說待在酒窯木桶里的時間。而酒瓶上所標的保質期是指酒從酒窯木桶中被分裝到酒瓶到它在出廠后品質劣變無法飲用的時間。
另外在此再對酒的保質期做一些說明。并不是所有的酒都要標注保質期。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10度以上(含10度)的酒可由企業自主決定是否標注保質期。言下之意,10度以下的白酒必須標注保質期。其實規定的這個度數有點低了,專家認為,低度白酒,尤其是32度以下的白酒,擺放時間越長越容易引起性能改變,失去白酒本來固有的特性。低度白酒是我國當前白酒產品中的主流。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時間后(通常需一年或更久,但因酒而異)出現的酯類物質水解,并導致口味寡淡、從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已逐步成為白酒行業關注的焦點。
黃酒的品質、口感保持期通常在1至3年,此期限隨黃酒的品質優劣、黃酒的釀酒方法、黃酒的陳釀時間長短等而有所變化。品質好的黃酒,存放環境適宜,一年以上,酒里面的各種成分相互融合,分解與生成,達到一種微平衡。口感柔和,陳香明顯,酒味醇厚、協調,飲用最佳。但超過3年,酒精揮發,品質會下降。
紹興花雕、女兒紅、會稽山等各大品牌黃酒,都在包裝上標注有保質期,這些黃酒的保質期一般在24個月到60個月,少量壇裝黃酒保質期可以達6年。
葡萄酒并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紅酒上面的年份是指用當年的葡萄所釀造的。大部分(99%)的葡萄酒不具有陳年能力,最佳飲用期視不同的酒而不同,一般在2--10年之間。只有少部分特別好的葡萄酒才具有陳年能力。一些法國意大利的頂級紅酒的陳年能力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波爾多頂級酒莊的不少葡萄酒即使保存超過1個世紀,仍然可以適宜飲用。
啤酒(這里特指工業拉格啤酒,就是國內日常最常見的那種,下同)和白酒、黃酒、紅酒是不同的,是一種特別講究新鮮感的酒種,同時也是一種酒體成分上非常復雜的酒種。啤酒的保質期不是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定義的,而是從外觀的角度定義的,因為啤酒的國家標準對濁度有一定要求,而正因為啤酒成分非常復雜,在儲存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相互反應導致有一些成分沉淀出來,致使濁度超標,因為這個不是微生物繁殖導致的,故行話叫“非生物渾濁”。因此,啤酒的保質期就被定義為在儲存期內,不出現非生物渾濁。啤酒隨著儲存時間的推移,其含有的某些物質會不可避免地被氧化,產生老化味,就是類似于紙板或面包蜂蜜之類的味道,這些都是不新鮮的標志,是啤酒內業最不能接受的味道,一般做的好的廠家可以做到出廠后3-4個月都不產生這種味道,做的不好的,可能一個月不到就有這種味道了。過期的啤酒,只要沒有渾濁(一般消費者不太能區別出生物渾濁還是非生物渾濁),即使喝掉也不會對健康產生什么危害,但一般都會有上述的老化味。所以啤酒不是越陳越香,而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費者手中才是王道。
2014年5月19日,歐盟各國農業部長舉行會議,荷蘭和瑞典兩國在會上提出取消部分食品的保質期。此外,德國零售商協會(HDE)也計劃將一部分食品的最長保質期取消,從而使其變成“不過期的食品”,這些食品可能包括茶、咖啡、干面和硬奶酪等等。有些商品已經不被強制標明保質期,例如糖、鹽和蜂蜜,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則要求將種類進一步擴大。
食品種類的擴大將減少浪費,因為很多人都將保質期看成是食品變質而無法食用的界限。歐盟的一份報告指出,每年因此浪費的食品多達8900萬噸。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