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杯酒,漢族婚俗之一,到如今的婚禮習俗雖然沒有古代那樣繁瑣,但交杯酒仍有沿用,婚禮上喝交杯酒的酒禮習俗始于何時?
合巹而醑——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國婚俗中的傳統儀式,在古代又稱為“合巹”(巹的意思本來是一個瓠分成兩個瓢),古語有“合巹而醑”,孔穎達解釋道:“以一瓠分為二瓢謂之巹,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巹又引申為結婚的意思。
起于秦漢,流于唐宋
據傳喝交杯酒這一習俗源于先秦時期,到了唐代開始用杯代替瓢作為酒器。到了宋代,新婚夫婦喝交杯酒時用的是兩個酒杯,先飲一半后再換杯共飲,飲完后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
合巹——交杯酒的含義
合巹始于周代,后代相巹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來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為一,自此已結永好,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禮記》所載:“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交杯酒的象征意義是意味深長的。
交杯酒,不管是作為被古裝電視劇慣用的“橋段”,還是將婚禮推向高潮的必備節目,交杯酒在婚俗文化中都一直被保留下來。不管古代現代的形式如何,其寓意與心態都是祝福新人永結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