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釀酒師對酒的作用不言而喻,有專家甚至將釀酒師釀酒的過程比喻為母雞孵小雞。釀酒師如何釋放酒中的“秘密”?看在行業中多年的專家怎么說:
新疆巴州和碩縣帝奧葡萄酒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廠長王蘇輝:
1、釀好葡萄酒是釀酒師應盡的責任。要做一名優秀的釀酒師,沒有什么捷徑,只能踏踏實實從生產一線慢慢地積累,然后一步步干上來。
2、作為評酒員,要有一定的鑒別能力和公正心態,給你一款葡萄酒不管它的品質好或者不好,你都要按照品酒的程序品完,優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產生缺點的原因在哪里,你都要給出評語,這是一種工作責任。如果酒不好你就不嘗了,那不是評酒員應該做的事。
3、市場風云突變,消費者的口感和消費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釀酒師需要及時掌握市場動向,懂得用技術的語言對市場做出反應,把市場的要求編制成技術語言和指令,指導生產工序,使企業的產品能夠滿足市場的要求。
新疆天塞酒莊總工程師蔣延軍:
1、現在很多葡萄酒釀造專業畢業的同學,無論是海歸派還是學院派,都喜歡到大城市去做一些文化宣傳和酒品推介等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呆在田間、車間一線,耐著寂寞種葡萄釀酒等。這種擇業傾向和局面必須引起行業重視,否則將嚴重阻礙中國釀酒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
2、目前我國葡萄酒在釀造技術及裝備方面與國外已相差無幾。但無論苗木選育、葡萄種植,還是把年份、原料、自然條件等用工藝方法調和到最佳,以及把握各關鍵環節的精細程度上,與國外都還存在明顯差距。這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這不僅是國內酒莊的努力方向,也是每一個釀酒師的使命。
王朝酒業總經理尹吉泰:
1、“釀出好酒的秘訣就在于釀酒師對細節、對生產重要環節的把握,取決于釀酒師對生產工藝的熟悉和用心程度。”
2、“在大企業中可以接觸到先進的釀造技術、釀造設備及規范的企業管理,好的平臺可以為每位釀酒師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把釀酒師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
3、“葡萄酒就如一位貌美如花的女人,多變而嬌氣,多情而耐人琢磨,講究個性、崇尚自然。”
威龍公司釀酒師焦復潤:
1、“產品獲獎,釀酒師的心情肯定是最高興的,但我覺得這個沒有什么可驕傲的。最值得你興奮的是:當你到某地出差,餐廳就餐時,看到消費者在享用你的產品,產品銷量逐年上升,那種心情,大家可以想象得到 吧!”
2、“葡萄酒的特質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提高你的生活質量,改變你的社交群體,進而影響到你的工作和生活。”
3、酒莊的葡萄園代表著酒莊文化,釀出具有特點的葡萄酒代表酒莊的品位。酒莊種植的葡萄品種和生產的葡萄酒品種不宜過多,種植面積不宜過大。
4、作為一名合格的釀酒師,工作要有計劃,要用心,要細心,工藝不能照搬,產區不同,品種不同,年份不同,所以工藝方面,每年都要根據產品做適當的調整,釀酒輔料應用的過多,建議多做試驗進行對比,根據結果決定是否需要添加。釀酒師的工作需要積累,經驗非常重要,要多做筆記,多觀察多分析,有條件的話要多與農藝師溝通,掌握葡萄生長的基本情況,根據產品要求選擇最佳采摘時間,還要考慮天氣變化等因素,總之,一定要全面、細心制定工藝路線。
5、目前,我們的產區品種同質化,產品結構同質化相當嚴重,產區重視產區宣傳,不重視產地品種優化;企業重視品牌宣傳,重視銷售隊伍建設,不重視葡萄基地建設,不重視釀酒師隊伍建設的現象都比較普通。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產區和企業的高度重視,否則就要失信于消費者。
中糧長城葡萄酒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孫騰飛:
1、“長城撫育了我,沒有這個廣闊的舞臺,我有再高的技藝也施展不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運氣能享受這個舞臺。”
2、“讓莊園葡萄酒走向世界,不僅僅是長城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
3、一個優秀的釀酒師不僅僅只做一瓶酒,他要做很多酒,不能光靠自己去做,需要培養一支隊伍。就像在演奏交響樂,首席釀酒師如同管弦樂團指揮的角色,在指揮不同的樂器聲部,共同協調地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4、“每一瓶葡萄酒都有靈魂,所謂‘七分原料三分釀造’,這七分原料就好比父親母親的體魄,如果健康健壯,他們的后代也一定非常優秀。”
5、“釀葡萄酒的過程就是一個生命的孕育和造就,釀酒師好比優秀的教練,在培養世界冠軍。”( 在孫騰飛看來,葡萄壓榨后生產出來的原酒,就是剛出生的孩子,孩子出生后,就要靠釀酒師進行后天的培養。每年的 9、10兩個月,是對原酒的釀造過程,也是對這些“孩子”的精心培育階段,到了10、11月份,產品可以出廠了,就是孩子們大學畢業的時候。此時素質高的孩子,就繼續放到橡木桶中陳釀,對不同種類進行分別管理,這也就相當于出國深造,以獲得博士學位,或者培養成為世界冠軍。當這些酒開始裝瓶,意味著孩子已經學成歸來踏上社會,但并不代表能馬上找到理想的工作,還要過最后一關,就是由消費者來品味和判斷。當消費者喝了后說聲“真好”,那么這個孩子才終于找到了工作,能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