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劍南春廣告片《貞觀十道》播出后,引起一片熱議,眼尖網友發現此廣告抄襲美劇《權利的游戲》,不少網友也表示不光音樂,畫面一樣,你連視角,角度都一樣。劍南春廣告片因此也備受爭議,身陷“抄襲門”,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三年,此風波漸已平,我們就在理智客觀、不受輿論影響的現在再來聊聊曾經眾人熱議的劍南春廣告。
國外媒體日前發現,中央電視臺2套財經頻道播出的“劍南春” 白酒最新廣告片與《權力的游戲》的開場片頭如出一轍。只不過原片中的維斯特洛大陸(Westeros)、君臨(Kings Landing)、臨冬城(Winterfell)等都搖身一變,成為了古代中國唐朝劃分的行政區域“貞觀十道”,這部1分鐘版廣告列舉了關內、河東、河北,隴右、劍南五個行政區域。
許多中國觀眾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有的認為這是公然抄襲和欺騙消費者;有的批評劍南春選擇了一個愚蠢的廣告創意方案,并建議美國電視臺HBO訴諸公堂。當然也有人認為模仿是創新的一部分,無需過度敏感大驚小怪。
時過境遷我們來看其主創是怎么說的(原文):
(1)DEMO期
實話實說《貞觀十道》的DEMO,就是用《權利的游戲》片頭畫面素材剪輯的,加上文案,以及我為該文案的配音;形成了最初的DEMO版。(在首頁視頻中可見《貞觀十道》的DEMO版自動播放)
那么為什么是做這樣一個DEMO呢?一般廣告提案,要在短時間內用最經濟的方法給客戶一個最直觀的感受。(業內的一貫做法)小插曲:DEMO中我把《貞觀十道》的“觀”念成了“一聲”后又在播出版中重新錄音改成了“四聲”
(2)制作期
創意及風格客戶認可,同意制作。主創人員歡呼雀躍。
饒苑菁(此片創意人)最大的擔心:國內三維制作能力能否媲美DEMO版。
因需反復修改配音文案,我們經常通話,當談及三維時,他的原話:“孫老師,我已幾次瀕臨崩潰,三維制作水平差的太遠,你說,我干嘛拿《權利的游戲》提案啊?這不給自己下了個套兒嗎?我的底線是,但愿播出時,沒看過《權力的游戲》的人覺得,還挺棒!看過《權利的游戲》的人覺得 還挺象!哈!
但當時電話里對笑的我們“低估了”網友普遍不具幽默的“包容”素質。我們一直認為,看過《權利的游戲》的人,一定會察覺到此表法的出處,就像知道《中國好聲音》的賽手演唱你所熟悉歌曲的原唱一樣,這不代表你有多耳利。重要的是歌者能否以同樣的旋律、歌詞、演唱帶給你與原唱不一樣的東西。大家都清楚是“模仿秀”而已。節目形式出處地球人都知道,也沒人較真兒非“原創”即“抄襲”吧?再說廣告與大片本就不屬一類,有多少廣告模仿大片中的場景、人物、動作、甚至是情節或臺詞,換句話:《貞觀十道》也不想以此表現手法糊弄誰。盡量象,就是要讓你感受到這也是個“模仿秀”,更重要的是,以這樣一個表現形式,有沒有巧妙地承載廣告的創意,展現《貞觀十道》獨特的風貌,達到廣告最終的訴求。《貞觀十道》成片從音樂到畫面再到配音,幾十次的修改,我既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三維從草圖版、沒法看版、稍微像樣版、推翻重來版、細部調整版、3分版、1分版、30秒版、央視版、地方版,音樂也是反復修改,既要象,又不能是,著實讓作曲人張磊“痛苦”了一把。幾個月我是看著它一點一點變成現在的樣子的,與其說是嚴肅的抄襲,不如說是次認真的學習。不像有些眼拙或跟風兒的網友不負責任的說:將《權利的游戲》片頭無恥的原搬之類。在業內這點兒版權意識還是有的,(音樂除了酷似版,還有史詩音樂版,屆時歡迎對比聆聽)。
(3)抄襲還是學習
在國家大力倡導文化創意產業的今天,我國畢竟還不是一個創意和制作大國。我們不得不承認,創意及制作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的確存在著差距,不能只憑一時的民族豪情或一腔熱血就能“趕英超美”,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潛心研究,不斷摸索,以一種學習的態度,砥礪前行,方是我們當下要做的事。我的聲音也被很多人模仿過,我曾經寫過一篇博客叫 給你的“聲音”找些“模板”中特別強調:模仿是一種最好、最直接的學習方法,而“象”則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在這種模仿中找到自己,成就自己的過程。我們的語言就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和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產生的,當然這是說語言模仿。說道表現手法上的“抄襲”,也不是第三者說了算的,《權利的游戲》其片頭形式是一種表現手法,就像繪畫中的“印象派”立體派“一樣,誰說此手法后生不能運用,用了即是抄襲印象派?音樂亦是,難道讓創作者的每次創作都形成一種與其它音樂歌曲不同的音樂風格嗎?抄襲更多指在其創意、內容主體方面,沒人會指控誰抄襲了搖滾,抄襲了鄉村音樂風格吧?說到“無恥”的抄襲,我倒認為,明模、暗訪,是“大家”通用的手段,那些明明“模仿”了“人家”又不讓你們看出來的,要比誠實的“抄襲”更卑鄙,而在此陰險的動機下,蒙騙了一些人,這些人還為他送上了掌聲,且沾沾自喜者,才夠得上真正地“無恥”。其實《貞觀十道》廣告模擬《權利的游戲》片頭的表現手法這一事實,自始至終主創人員的心胸是坦蕩的,從來沒有否認過,我們認為此手法代表了一種時尚,就像被全世界范圍內各種節目、各類廣告、都效仿或照搬的“江南style”一樣,應個景兒,大家一笑的事兒,用得著上綱上線的嗎?《貞觀十道》今天的表現是空前的,它不但完成了預期的廣告效應,還意想不到的產生了如此的意外反響,讓我們主創人員確實歡欣鼓舞,為劍南春著實省了不少播出費!我在我網站中也上載了《貞觀十道》的3分鐘完整史詩音樂版,請大家明鑒,到底比《權利的游戲》如何。反正我這兒又不要播出費,哈!想看的人多那還不好?廣告就怕沒人看!另外,我還把我的好友饒苑菁先生請到這個臨時的平臺來,讓本片的創意人現身說法!敬請關注“站內新聞”! 也歡迎大家對我的配音多加指教。謝謝!
“沒看過美劇的人覺得挺棒,看過美劇的人覺得挺象”這樣說究竟何時與否,就交給內行人去評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