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喝酒的時候想必大家都會有共同的感覺,就是飯量平時很小,但是一邊喝酒的話,吃東西就根本停不下來!且酒醒之后依然很餓,必須得吃點東西才行,這又是為何?
一:酒精有開胃作用
醫藥學院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一組體重和飲食處于平均狀態下的女性進行了兩次測試。第一次,她們被注射一定的酒精,第二次,她們每人吃了一顆安慰劑(一種用沒有藥效、沒有毒副作用的物質如葡萄糖、淀粉等制成的藥,外形與真藥類似,主要是通過影響患者心理來達到積極的治療作用)。之后,她們被送至一部核磁共振機內,在這里聞到了各種食物的香氣。接著,研究人員給她們準備了午餐,并對她們兩次測試的進食量進行了記錄。
對比顯示,在攝入酒精后,三分之二的女性要比吃了安慰劑之后要進食得多一些。此外,在核磁共振機的腦部掃描結果表明,當攝入一定酒精時,人體的下丘腦對氣味變得更加敏感。研究人員表示,大腦下丘腦會分泌荷爾蒙,幫助調節饑餓感與各項生理機能,而酒精似乎直接作用于大腦,這使得下丘腦更注意美食。
二:酒精高熱量
酒精的熱量問題了。酒精熱量高于碳水化合物,同等的脂肪、酒精、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其熱量比約為 9:7:4:4,可見酒精熱量較高。但酒精熱量不為人體所需,也無法以蛋白質、糖元和脂肪的形式儲存,且釋放得很快,最終被代謝排出體外。
所以,一些人喝多了后一般就吃不下太多飯,因為酒精在一邊分解一邊釋放熱量。但醒酒后就會有饑餓感,想吃東西,這就是由于酒精熱量無法儲存,喝酒時吃得太少才胃產生了空腹感。
酒精還會加強人們對咸味和脂肪的渴求,所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是再爽不過的事情,然而這樣并不好,過多的酒精傷肝傷胃,大口吃肉也會徒增長胖煩惱。所以凡事有度即為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