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白酒的年產量為1257.13萬千升,同比增長2.5%。但與此同時,白酒行業總體銷售收入增速卻逐年放緩,全年利潤下降12.6%。
一直以來,白酒超高的利潤率被當作行業優勢。茅臺91%的毛利率被人反復提起,其他名酒公開的毛利率也差不多都在40%以上,五糧液董事長唐橋2014年中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過去名酒企業的利潤率普遍超過30%。即使是在公認的白酒深度調整的2013年,行業平均利潤也達到了15%;而同一年,上榜“2013世界財富500強”的95家中國企業,平均利潤率不過3.9%。白酒的行業平均利潤依然超出社會平均值近四倍之多。這個數字的確是高。
但現在,白酒行業利潤過高是白酒行業的一大軟肋。深度調整一定會降低白酒行業利潤率。
對比2014年的數據,的確是如此,面對產量的逆勢增長,消費需求卻急劇下滑。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白酒行業產能過剩現象極為嚴重。五糧液方面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白酒的年消費量在700萬千升左右,“目前行業的產量規模超過了消費量一倍。”白酒專家晉育鋒則預計,產能過剩將會持續到2017年~2018年,年產量在800萬噸左右比較合適。
從銷售收入來看,2014年全年白酒行業銷售收入5259億元,同比增長5.7%。然而,對比歷史數據,行業總體銷售收入增速近年來正在逐漸放緩。
業內人士認為,在大眾化的市場導向下,高端產品不斷降價,消費質量也逐漸向中低端產品下沉,導致總體銷售收入增速逐年放緩。
此外,據中酒協白酒分會秘書長宋書玉表示,以上還沒有將中小型企業列入統計范圍,因此白酒行業的利潤并沒有像想象中那么高,甚至實際情況遠比想象中的更加艱難。
上一篇:介紹幾款值得投資的茅臺陳年老酒
下一篇:黃酒品牌里不得不說的塔牌花雕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