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權始終對西藏行使著有效管轄。藏族人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西藏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其中體現民族傳統和風俗的酒器是其重要的佐證之一。西藏最早的酒器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拉薩曲貢考古遺址出土的陶制酒杯,可見其酒文化的淵源流長,西藏人民釀酒的歷史也很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開始釀酒,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西藏酒文化。
一:酒文化之待客
在大多數藏區,平時倘有客至,敬茶不敬酒。但逢年過節和喜慶時,如果客人來家,則必須敬酒。敬酒時,主人先斟滿一碗(或杯),捧獻于客前,客雙手接過后,必須要先喝三口,但不要喝干,等主人再斟滿,這時客人才一口喝干。此后,客人有酒量的繼續喝,無酒量的可不再喝,主人也不強勸。倘若客人不完成上述之飲,那就是嚴重的失禮行為,主人會很不高興。致于客人酒醉,主人絕不會譏笑,反而認為是坦誠的表現。四川嘉絨的藏族較特別,平時對進屋的客人先敬一壺酒,隨即將食物用盤奉上,一客一份。阿壩黑水地區的藏族,凡見熟人從門前經過,必請進屋內敬一碗酒。如客人堅持不進屋,主人要把酒拿到路邊請客人喝,以示慰勞。藏族人民熱情好客、和善睦友的風尚,在這些酒俗中得以充分展現。
二:酒文化之婚禮
酒在藏族婚儀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青海安多藏區,提親時必帶去"雅敘酉倉"(提親酒)。女方如若允婚,則須邀請村里長者和媒人一起喝"訂婚酒"。一旦飲了此酒,便算正式訂婚,不能再許嫁他人。結婚之時,更要準備大量的青稞酒以宴饗送親者和來賓。迎親者則要在途中設"迎親酒",新娘離娘家前要喝"辭家酒";婚宴中主客盡興同飲"慶婚酒",高唱酒歌、跳舞,歡騰通宵達旦,一直要熱鬧三天,其間新娘要向賓客輪流敬酒。其他藏區的婚禮儀式有的與此不盡相同,但酒在其中的作用卻大致一樣。
三:酒文化之節日
藏歷新年,藏族家家都要喝青稞酒以示慶祝。初一天剛亮,家庭主婦就把八寶青稞酒"觀顛"(一種加有紅糖、奶渣子、糌粑、核桃仁等煮物的青稞酒)端到家中每個人的被窩前,讓他們喝了才起床,以示新年一開始就豐衣足食,步步吉祥。初一這天藏族一般不拜客,一家人閉門歡聚,品青稞酒,喝酥油茶,漫話家常。初二起才挨家去拜訪,互道"扎西德勒",互敬青稞酒。嘉絨地區的黨壩人過年,喜歡全寨人各湊一些酒,團聚在一起,從初一喝到初五,夜則燒篝火,晝則浴太陽,伴隨歡歌勁舞,共慶新年。藏族節慶日較多,如元宵"燈節"、六月"雪頓節"、七月"望果節"和"沐浴節"。在這些日子里,人們照例要喝酒以慶祝節日。但最悠閑、最浪漫的飲酒日子,則要數康定人四月八的"轉山會"和拉薩人夏季五月間的"逛林卡"了。那時人們扶老攜幼,或全家一起,或情侶朋友,三五成群,在綠茵上、溪流旁搭起白色帳篷,一邊喝著新釀的青稞酒和酥油茶,一邊彈著六弦琴或拉著胡琴,或引吭放歌,或淺斟低吟,怡然自得。藏族最豪放的飲酒,則是在跳鍋莊的時候。村寨的青年男女圍成一圈,圈中設小桌,放上幾壇青稞酒;男女兩隊輪流領唱,翩翩起舞,并不時去圈中喝上一碗酒。跳到高興處,飲酒者更是紛至沓來。酒助舞興,歌借酒力,通宵達旦,盡興方休。
四:酒文化之西藏砸酒
藏區東部許多地方都盛行"喝咂酒",尤以黑水人"喝咂酒"最講究。每遇年節和家中有大事要請人"喝咂酒"時,先由主人燒開一大銅鍋水,放在火塘邊保溫;再將一壇釀好的未加過水的酒放在客位的火塘邊,插入兩根細竹管。客人到齊后,先請其中最年長的坐于酒壇前,領頭誦經,用手指蘸撥點酒灑向四方;然后,請另一位年長者與他同坐在一起,各含一根竹管吸飲。這時主人在旁邊慢慢地將一瓢開水從上滲入酒壇。開水經過發酵的酒糟滲到壇底,便成了酒。竹管插在壇底,故能只飲到酒而不會吸進糟。二人飲完后,按年齡順序另請二人到壇邊吸飲,主人繼續向壇內沖開水。一般情況下,每二人飲完一瓢水即離開,換上別人。這樣依次輪流下去,最后連兩三歲的小孩也要去喝上幾口。輪完一遍,又從頭開始;直至一壇酒淡而無味后,才又換上一壇。每個與會的人不論有無急事,都必須喝過三次后才能離去,否則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這種輪流喝咂酒的宴飲,一般規模都較大,小則三五十人,多則100多人,夜以繼日方能飲過一巡。三巡下來,往往要兩三天,在飲酒過程中,未輪到的和已喝過的便圍著火跳鍋莊。跳累了,唱渴了,也該輪到喝咂酒了。喝完咂酒疲累盡消,又有精神跳鍋莊了。飲酒與歌舞緊密相連的藏族酒文化這一特色,在這里展現無余。
五:酒文化之青稞酒
青稞酒對于藏族來說,是喜慶的飲料,是歡樂、幸福、友好的象征。絕非“消愁”之用品。藏族豪放、熱情,男女老幼均愛好喝青稞酒。但長期的佛教思想的影響,又使藏族人養成了“飲酒有節制”的傳統,平時一般是不隨便酒的,但在喜慶、歡樂的時候,則總是要飲得來酣暢盡興方休。因青稞酒性平和,吃醉的人較少的。盡管有飲醉者,藏族絕少有酗酒者。
六:酒文化與佛教信仰
眾所周知,藏族是幾乎全民信仰喇嘛教(藏傳佛教)的民族,宗教深入社會的各個方面和人的心靈深處。因此,有人把藏族文化稱之為“佛教文化”或“喇嘛教文化”。但是從酒文化來看,藏族文化實際上并非全屬佛教文化范疇。佛教是主張“出世”的,它要求人們戒除“三毒”(貪、嗔、癡),擯棄一切欲望和追求,皈依于“三寶”(佛、法、僧)。飲酒作為一種物質欲,無疑是應當擯棄的。酒還易“亂性”,影響修行的虔誠,佛教入門的最初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即要求戒酒。因此酒與佛教本當是不相容的。但奇怪的是篤信佛教的藏族人民都喜愛飲酒。深受佛教影響的藏族社會都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酒文化。
酒,“天之美祿也”。“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御寒,消愁遣興”,西藏人民大多居住在自然條件嚴酷,高寒多風,酒作為自古傳下的一種生活品,不僅能增加藏族人民抵御劣氣候的能力,更能給生活增添豐采和樂趣,這些因素造就了西藏酒文化的特色,也必然為中國酒文化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上一篇:中國酒文化之瑤族酒文化
下一篇:名酒故里之山西酒文化和山西飲酒禮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