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儒家的學說被奉為治國安邦的正統(tǒng)觀點,酒的習俗同樣也受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儒家講究"酒德"兩字。
酒德兩字,最早見于《尚書》和《詩經》,其含義是說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紂王那樣,“顛覆厥德,荒湛于酒”。
《尚書·酒誥》中集中體現了儒家的酒德,這就是:
“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
“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jié)約糧食,只有在有病時才宜飲酒);
“執(zhí)群飲”(禁止民從聚眾飲酒);
“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
儒家并不反對飲酒,用酒祭祀敬神,養(yǎng)老奉賓,都是德行。
上一篇:拜師、升學的酒俗禮儀
下一篇:“酒德”之勸酒